王维得状元靠公主提携 陆游因秦桧未得功名

01.07.2014  19:40

  绵延千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并非历届状元都有清楚记载,也并非考取状元那一刻的风光就能保证此后仕途生活的顺风顺水。唐朝落第学子张继以一首《枫桥夜泊》留名千年,而那一年的状元无人记得。罗贯中、蒲松龄、李时珍、徐霞客,这些人其实都没有在科举中考取什么功名。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也是一名状元,不过,王维的这个状元却是“活动”而来的。唐朝的进士不好考,王维考试之前听说当朝名士张九皋也打算考试,并且拿到一封以太平公主名义写的推荐信,呈给长安的主考官了。王维很担心自己在长安考试的名次,于是去找岐王想办法。

  岐王让王维精心修饰一番后,带他到了九公主府,说是献酒乐。王维演奏了一曲哀切的《郁轮袍》,让本就对王维外貌心生好感的公主更加高兴。岐王趁机说,这是位书生,不仅通音律,而且诗作也无人能及。公主更加惊异,当即要了王维的诗作品读,这一读更加吃惊,原来都是她平常爱读的诗,还以为是古人的佳作。公主马上请王维换上正装,坐到贵宾席,王维也大施个人魅力。

  看时机成熟,岐王便说明来意,公主也答应下来,愿意为王维在长安考区高中“尽量使劲”,回头,公主将京兆府主考官招到府中,让婢女传话,将解头(即后世所称解元,指科举考试乡试第一名)换成王维。王维就这样当上解头,紧接着又在第二年春天被点成状元。

  唐宋八大家无一是状元

  唐宋八大家中,除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的父亲苏洵没有科举功名外,其余都是进士,而非状元。

  苏轼、苏辙、曾巩都是北宋嘉祐二年的进士。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才名,当时的考官之一欧阳修早有耳闻。据说,殿试时,苏轼的策论文章得到详定官梅尧臣的赞赏,并立即被呈荐给主考官。欧阳修一气读过,又惊又喜,很想评为第一,但是转念一想,觉得文章很像曾巩写的,曾巩和欧阳修有师生之谊,为避嫌,欧阳修没有把苏轼的文章定为第一,苏轼也因此与状元擦肩而过。或许有读者会问,殿试不是皇帝定名次吗?实际上,考官会先对文章排一个序,呈前10本给皇帝,皇帝再确定是否要挪动名次。

  由于唐宋两朝的科举制度略有差异,唐朝的进士需要经过吏部的考核才能做官,这考核也涵盖了公文、书法、言辞、长相等几个方面,据说韩愈考中进士后,却因为身高原因,等了十来年才开始做官。

  陆游因秦桧未得功名

  陆游的故事却有那么一丝令人唏嘘。陆游天性爱读书,自幼有“扫胡尘”、“清中原”的梦想。28岁时,陆游到临安参加考试,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这次考试。本来秦桧想授意主考官陈之茂让自己的孙子当第一,但是由于陆游的文章太好,陈之茂没有听从秦桧的安排。秦桧一怒之下,取掉了陆游的卷子,所以陆游不要说夺魁,连进士都不是。

  不过,殿试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秦埙也没有得到状元,状元被另一位才子张孝祥夺得。后来宋孝宗登基,起用主战派,陆游才进入朝政。因为没有科举功名不好做官,这才重新给陆游补了一个进士功名。

  据《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