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茶业扬帆再启航

22.04.2015  12:35

  茶叶是景德镇市传统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以“一瓷二茶”,著称于世。该市浮梁江村“天祥”茶号经营的“浮红”1915年曾在美国的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产地之一。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其名著《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描写,说明当时浮梁茶叶市场已颇具盛名。唐代以后,浮梁的“仙芝”、“嫩芯”、“福合”“禄合”等茶,以其“形美、色艳、香郁、味醇”四绝,历宋、元、明、清数代而不衰,成经世品牌,诏为贡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南菜北茶”发展战略思路,加大了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2015年严台浮梁贡凭借优异的品质再次入选意大利米兰国际博览会,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家入选茶企。景德镇市茶产业再度扬帆启航。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升级

  (一)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市委书记、市长同志亲自过问该市茶产业发展情况,并提出明确要求;副书记、副市长多次深入企业、基层调研茶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市政府领导的高位推动,为该市的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2012年8月成立了市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景府办字〔2012〕139号文),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农业局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2015年成立了支持浮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书记担任组长,组织协调该市茶产业的发展。2012年12月3日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景府发〔2012〕26号文),2014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浮梁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浮梁县也相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浮梁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浮发〔2012〕9号文),为我市、县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4.3万亩,实现综合产值超8亿元。

  (二)目标明确,措施到位。围绕做优做强茶叶产业,坚持以优化茶园结构为基础,提高“单产、质量、效益”,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制定了具体目标。一是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2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2.4万吨,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二是企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重点培育涉茶龙头企业2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00个,茶农入社率达到80%以上,示范、带动我市茶产业发展;三是品牌建设目标:重点打造浮瑶仙芝、浮梁贡、昌南雨针、瑶里崖玉等茶叶知名品牌和“浮梁茶”区域品牌,加大宣传展销推介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创建国家名牌农产品1-2个,驰名商标1-2枚,省级名牌农产品6个。

  (三)机制健全,责任到位。市、县两级都相应成立了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产茶乡镇均设立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专人负责,安排了专项资金,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市、县、乡(镇)均把茶产业工作纳入了政府重点工作考核范畴,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规划,把茶产业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二、政策支持,切实扶大扶强茶企茶商

  (一)发展高端、兴茶富民。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大力推进浮梁有机茶产业发展。一是鼓励有积极性的山区茶农种植发展良种茶,高山茶园进行密植换种,提高单产增效,鼓励发展规模高效标准化茶园,壮大有机高端茶产品的规模;二是继续扶持企业技改,提升加工能力,确保茶农茶叶鲜叶采得下来,卖得出去,促进产业分工,做大做强茶产业;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机绿色论证,政府给予扶持,提升产业水平;四是通过对茶企技改或以茶为媒、以茶招商发展外向型茶叶加工出口企业,拉动有机茶产业发展;五是创造条件,做大茶叶产业,即以有机茶为原料把茶产业延伸到茶饮料、食品添加、保健医药、日用旅游等领域。

  (二)加大投入,推动发展。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茶产业发展资金,积极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茶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业主投入为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政府适当扶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标准化茶叶生产和有机茶生产的扶持力度。对茶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基地建设、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推广、无害化防治的示范和推广、市场体系建设和营销等给予支持。鼓励涉茶企业和社团组织参加茶事活动,鼓励企业创品牌。找准切入点充分合理用好市、县两级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认真实施好“浮梁县整合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项目”积极争取江西省级财政支持茶产业发展项目,一县一特项目,加快茶园开发、茶企改造,提升生产和企业营运能力水平,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茶产业发展。

  (三)部门协作,助推发展。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浮梁茶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浮梁县相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浮梁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浮发〔2012〕9号文),进一步整合部门支持茶产业发展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进一步加大资金、项目扶持力度;对具备发展潜力的茶叶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茶产业给予信贷扶持,允许其利用茶园、厂房设备等通过评估后进行担保贷款,并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国土部门对茶叶企业新建厂房用地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安排;商务部门积极支持茶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出口创汇;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强茶叶流通和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茶叶产品,保护消费者和茶叶企业的合法权益;税务部门将对茶叶企业销售自产的茶叶,按国家规定给予税收方面的减免;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努力化解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

  三、打造品牌,大力提升“浮梁茶”品牌形象

  (一)整合品牌,彰显优势。按照“产地商标统一、证明商标凸显,产品商标各异,公共资源共享”的原则,走“一茶一品”的发展路子,提升“浮梁茶”品牌,由浮梁县牵头启动“浮梁茶”为中国驰名商标的申报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使用“浮梁茶”证明商标和“浮梁茶农产品地理标志”。扩大授权使用,提高浮梁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二)强化标准,提高档次。一是加快茶叶质量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茶叶产品质量标准,科学设置产地环境、茶叶加工、贮运、包装等各个环节的系列质量标准;二是加强技术服务,通过课堂讲座、基地培训等形式,让茶叶种植户掌握茶叶无公害生产、茶园改造、茶叶修剪和采摘、茶叶优质高效栽培等技术,提高茶农自身素质,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三是完善茶叶市场准入制度,搞好茶叶QS执行标准、条码等标识标签的申报,获取茶叶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四是加强基地建设,建立茶叶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基地标准化生产,引导茶农按标准生产。

  四、弘扬茶文化,多元发展茶经济

  (一)挖掘内涵,提升层次。近年来,市、县政府都十分注重茶文化的推广宣传,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提高茶叶知名度。浮梁县每年举办一次“景德镇·浮梁县茶文化旅游节”推出“生态浮梁、和谐家园、千年品牌、百年金奖”以浮梁茶为主导,企业产品融入,结合浮梁茶艺、采茶舞文化产品,弘扬茶文化。坚持在南昌、常熟两个浮梁茶主销区每年开展1—2次“浮梁茶推介活动”,积累经验逐步向全国大、中城市延伸,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已进驻“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业品牌馆”。积极谋划市茶博会。

  (二)营造氛围,引导发展。结合该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全市重点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态休闲观光茶园,重点抓好浮梁茶博园筹建,打造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休闲农业品牌。通过招商引资、融资等多种途径,鼓励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兴建茶叶博物馆、茶文化休闲园、茶生态旅游公园等各种类型的茶文化园区,举办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传播茶文化知识。

  (三)发展休闲,拓展功能。着力打造景瑶线,做实浮梁县“一县一特”项目,全力改造新佳国家级标准生态茶园,把生态休闲茶业与景德镇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构建农村自然人文资源、建筑多元化、复合型休闲茶园体系。重点开发园区观光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现代茶园休闲模式。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茶园基地。建设一批民俗农庄、民俗观光和生态旅游重点景区,逐步形成农家乐体验游、乡村特色游、山区生态游等现代休闲茶园格局。

  五、搭建市场平台,搞活商贸兴茶业

  逐步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做大做强茶叶交易市场,完善市场管理,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支持在茶叶主产县浮梁县,建设赣东北茶叶交易市场,在茶叶种植主产乡镇新建以茶青交易为主的产地市场。进一步发挥茶叶中介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做好茶叶行业发展和市场营销的协调、服务、自律等工作。鼓励和扶持各类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茶叶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培养一批有经营头脑,善于攻关推介和开拓市场的茶业专业人才,积极举办、参加国内外茶博会、茶交会、茶文化节、茶产品展销等活动。鼓励茶叶企业跨区域开设连锁经营,发展农超对接、物流配送及电子商务等,努力扩大该市茶叶市场占有份额。

  六、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茶产业科技水平

  (一)部门协作,强化服务。茶叶是该市重要特色农业,是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一直以来同农业部门配合紧密,病虫预测预报,无害化防治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质量安全检测(每年超200批次)等。浮梁县14个产茶乡(镇)均设有茶技站或茶业生产办公室,专门负责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加工销售,加强市茶科建设,提升茶叶技术力量。近年来,市、县农业、茶叶部门、企业同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接触频繁,达成多项开发意向。如茶爽、多用途、茶粉等。

  (二)加大培训,提高素质。针对茶农生产所需,推广良种良法,手把手、面对面培训茶农,服务生产。重点对茶技员、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充分利用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平台,采取图片展板、光盘或实物等方式,宣传和展示种苗、农药、化肥、茶机等新品种和先进实用生产资料,全面提高茶农自身素质。

  (三)标准生产,双向拓展。茶园标准化建设向“两个拓展”推进,即推进从“”到“”的拓展,在现有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区域优势突出,品牌影响大的创建基地,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推进由“”到“”拓展,标准园不仅要实现生产标准化,而且要实现产品品牌化,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搞好农超对接,实现“六个百分百”目标,即100%生产资料统购统一供应、100%种苗统育统一供应、100%病虫害统防统治、100%产品商品化处理、100%品牌化销售、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四)加快进程,推进技改。“十一五”期间,全市有15家茶企得到技改,加工条件进一步完善,引进茶叶加工设备500台套,大宗红、绿茶精制加工能力达4500吨,大宗红、绿初制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引进名优茶加工设备130台套,名优茶加工清洁化流水线5条,名优红、绿茶机械加工能力超1000吨,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加工效益,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同时实现茶园管理“机耕、机剪、机采”,面积达4.1万亩,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五)强化质量,确保安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已全程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源头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及无害化防治技术,从鲜叶到成品全程检测,近十多年来,在部、省、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每年近百批次的检测中,该市茶叶合格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