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纳干部离任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要三年见成效六年大进展
11月22日,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启动大会在南昌举行,23日,《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全文首次对公众公开。
今年6月,江西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是我省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之后,第三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也是首个全境列入的国家发展战略。11月4日,国家六部委正式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今后,我省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家园,努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并将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努力实现一年开好局、三年见成效、六年大进展。
三年见成效六年大进展
据悉,《实施方案》对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出了三个定位:建设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建设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
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将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努力实现一年开好局、三年见成效、六年大进展。
一年开好局——到2015年,《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位,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和组织协调机构建立健全,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先行工程全面启动。
三年见成效——到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部分领域和区域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全面实施,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重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9%左右,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湿地保有量达到91.0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4%,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步增长等。
六年大进展——到2020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在若干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建设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
生态环境纳入干部离任审计
长期以来,经济指标一直是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这种政绩观无法促使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负责。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办法让许多地方为政绩而不惜破坏资源环境,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搞“形象政绩”,给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
为此,我省将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观念,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上,在广大干部中进一步树立绿色政绩观,在各类企业中进一步树立绿色生产观,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绿色消费观。
其中,我省将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评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地方和部门绩效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方案,在实行分类考核的基础上,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权重。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制度。
同时,我省还将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推行矿业权评估、挂牌、交易制度,减少政府对自然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配置的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