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吐槽点赞都尴尬:雷剧畅行 经典缺席
《赵氏孤儿案》
《笑傲江湖》
《咱们结婚吧》
吐槽或点赞2013年的电视剧都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这一年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正剧不兴,雷剧畅行,经典缺乏,热钱退烧,各种炮轰和不理解一直在持续,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不识货和粗制滥造由此并行不悖,辜负了光阴的我们似乎需要跟2013年说对不起。撰文:本报记者 曾俊
“渠道为王”
客人习惯吃固定套餐
除了内容为王,“渠道为王”这四个字也现实得很刺眼。全国相当多的观众都在看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和央视一套,在全年收视前50的剧当中,湖南卫视占了14部,江苏卫视的12部紧随其后,央视一套也有11部,可见平台的重要性:你播什么,观众就会看什么,“沙发土豆”似乎都懒得换频道了。好比客人已经习惯性吃那几个固定套餐,管它什么营养均衡,餐馆营业额照样疯狂往上涨。从这个角度看,芒果台和央视一套首次联播的《咱们结婚吧》高调破3的好成绩,无法令我们感到任何惊喜。
而如果一部剧没有获得上述“优质”平台,再好的剧都有可能不被看到,于是这些平台成为“雷剧根据地”,只要演员年轻,爱情虐心,画面艳丽,就能俘获青少年观众,《百万新娘之爱无悔》、《天天有喜》、《洛神》、《新笑傲江湖》、《新天龙八部》……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很长。一方面,这些剧的漂亮收视让我经常怀疑观众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网络上乐此不疲的吐槽又试图证明观众的智商优越性,两相对照之下,我有点犯迷糊了:观众、雷剧和平台,究竟是谁更需要谁?
抗战剧退潮
家庭剧霸位
今年,热闹一时的抗战雷剧成为质疑焦点,在一片混沌的厮杀中,它居然有了神一般的逻辑:《向着炮火前进》中,吴奇隆骑哈雷、戴黑超打鬼子,发型还不乱;《抗日奇侠》中,英雄能徒手把“鬼子”撕成两半。终于,有关部门出手规范了,这一次行动获得了普遍叫好。
抗战剧退潮后,家庭戏继续霸占荧屏,它们永远是这样被炮制的:一个强势蛮横的婆婆、一个傲娇挑剔的丈母娘、一个想做好人但力不从心的公公或老丈人,再加上房产、遗产等桥段,鸡飞狗跳,观众都开始怀疑现在美好和谐的家庭生活了。
婆媳大战之外,去年还多了一个主题“生孩子”,从《小儿难养》、《断奶》到《小爸爸》、《辣妈正传》,缺乏新意,光靠演员死撑,但不妨碍它们卖个好价钱。
烧钱注水
不作死就不会死
一边是好剧不多,一边是烧钱越来越多,《楚汉传奇》2.4亿元、《隋唐英雄》2.5亿元、《隋唐演义》2.8亿元。如今200万元一集才勉强算是大戏,这些钱都花到哪里了?不少制片方诉苦说大牌演员拿走了6成以上,这样的投资结构十分冒险。相比之下,“于妈妈”的戏虽然剧本经常被狂批,却有胆量频繁起用新人,在戒除“被大腕绑架”的行动上,他可谓“业界良心”。
创作者想象力的贫乏固然无可奈何,人为的拖沓冗长就不可原谅了。《隋唐英雄》120 集、《天天有喜》91集、《爱情自有天意》84集……这里面大部分是硬生生地往短剧注水。还记得,《爱在春天》里面有个配角“歌神”,从头到尾就一首歌,有时候一集要唱三次;《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中,40分钟里有10分钟前情回顾,10分钟下集预告,46集被拉长到62集,味道寡淡得让人想摔电视机。毫无疑问,这是电视台和片方为了商业利益的合谋,可是这样的“长寿剧”成全了自己,却恶心了别人。
历史正剧的处境日益艰难,这并非去年独有的现象,但程度尤甚。开年的《楚汉传奇》第一个中枪,随后,《精忠岳飞》、《大秦帝国2》都未能幸免,这当中有的是剧集本身质量不尽如人意,但吴秀波、孙淳、应采儿主演的《赵氏孤儿案》无论是表演、场面,还是叙事、造型,都称得上是历史正剧中的一流,但收视很差劲,以至于导演阎建钢炮轰观众不识货。
倒在收视这道门前的还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老有所依》,它们应该享有更好的机会。前者的演员有秦海璐、陆毅、耿乐等,表演可圈可点,30年大变革潮流中的个人情感故事精致;后者有刘涛、张铎、刘蓓、奚美娟等实力派加盟,青春系导演赵宝刚首次聚焦养老议题,描述残酷却有正能量。只是这些剧是小火慢炖型,不太适合讲求快速的社会心理。另外,它们也形成不了话题,没有话题,自然就没有炒作以及网友狂欢带来的收视。
毋庸置疑,主创想创作一件有点档次的艺术品,可观众更需要富有娱乐性的商品,如何平衡这个矛盾是个待解的难题。如果严肃的正剧都跟市场妥协,荧屏也就全是“俗、雷、神、疯”了,真期待2014年能走出一片天。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