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女孩留学探亲归来欲自杀 性格内向考试遇挫

10.09.2015  13:28

20岁女孩留学探亲归来欲自杀性格内向考试遇挫

   绝望来电:20岁女孩留学探亲归来 想一死了之

  湖南首个防自杀热线调查:昼夜不停守护劝慰,年接电话3130个,年龄集中在16- 45岁

  青春易碎,高中学生“绝望来电”激增

   黑色数据

   每年25万青少年因为心理问题轻生

  《光明日报》曾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自杀人数达28.7万,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

  ——也就是说,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同时还有8人自杀未遂。

  更让人警醒的统计数据称,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近25万人因心理问题丧命。

  ——在青少年死亡案例中,自杀是他杀的7倍以上,超过车祸、疾病等,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

  而上海市教委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500名上海中小学生中,有5.85%的孩子曾有自杀计划。

  郭晓红静等着电话响起。她知道,电话一旦响起,那头的人正面临着绝望和挣扎。

  几乎每个打来电话的人,都有自己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打电话前,很多人觉得万念俱灰,不再留恋。

  她的声音,也许是拯救求助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郭晓红,湖南首个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热线“希望24”(4001619995)接线团团长,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该公益热线开通已有一年,她们接了3130多个求助电话。这些电话中,高中学生越来越多。

  9月10日,又一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脆弱的孩子与隐形的压力让人揪心。

  -记者 张春祥

   绝望学子

   留学探亲归来 她想一死了之

  20岁的丽莉(化名)是一名大二学生,家境不错。高中毕业后,父母送她去英国一所高校留学。远在英伦,人地生疏,沟通不畅,内向的她与同学的关系处理得不是很好。

  上期末学科考试,她再遇挂科。每年学费昂贵,考试又遇挫,丽莉觉得无颜面对父母。前不久,她归国休假,看到久未谋面的父母,心情复杂,压力陡增。

  她决定轻生,到旅馆服安眠药自杀。冲动之前,她拨响了郭晓红守候的电话。

  “电话是凌晨打来的,电话里,她在不停地哭。”郭晓红回忆,丽莉说她19岁时就有厌世的念头,整整一个小时,倾诉,不停倾诉。

  “劝解,用各种方式,我的首要任务,是帮她找到活下去的理由。”郭晓红说,很多孩子的压力可以试着缓解压力源,其中一部分压力源可以通过家庭成员的努力而改变。

  几经劝慰,丽莉终于打消轻生之念。但让郭晓红担心的是,“后来,我们再回拨过去,丽莉没有再接过……

  而就在8月30日下午,长沙新点苑小区,一名17岁女孩从9楼跳下。她是长沙外国语学校的一名学生,这天本是开学第一天。

  “如果8月30日跳楼的那个孩子,能够拨打我们的公益求助热线,悲剧也许会少一个……”面对记者,郭晓红惋惜难抑。

   昼夜轮守

   67名义工昼夜“拯救

  这是一个随时能拨响接通的生命拯救号码,一群人在昼夜不停地守着它。

  9月4日下午,长沙市天心区韶山南路恒盛世家,一间简陋的三居室,这里是湖南首条公益预防自杀危机干预热线“希望24”的大本营。目前该热线已在全国13个省市开通。

  此前,郭晓红和其他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危机干预的讲座。 和她一样,“希望24”的67名接线员都是义工,此外还有20名宣讲员。

  她介绍,这些义工和宣讲员,多来自长沙、常德、怀化、耒阳等地,也有部分来自省外的。因为接线员须是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学校辅导教师,义工的职业有心理咨询工作者、学生、公务员、医生等。

  “大家都有本职工作,工作之余来做这件事。”郭晓红从事建筑设计,她会每周抽出一两天守接热线。

  大家分工24小时守着热线,分四个时段,每个时段都有一两人负责。

   绝望来电

   高中学生来电越来越多

  “现在越来越多网络直播自杀,这是令人害怕的危机。”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副秘书长、高校心理学教师、湖南“希望24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热线”负责人谢秀美说。

  谢秀美介绍,热线运营至今已接到各类求助电话3130多个,其中5、6、7级高危机电话18个,协助处理自杀事件8起。

  接线个案中,除白领外,蓝领和高校生一直占来电高峰,而高中生来电量也越来越多。求助年龄集中在16-45岁。而他们诉说的压力中,情绪压力占首位,抑郁群体较多,其次是人际关系、婚姻情感和亲子关系。

  郭晓红介绍说,求助者超过半数是在0—6点间打来的,最集中时段是3—4点。因此,一般凌晨后,他们都会安排两个人值班,“夜深人静时,人会相对冷静,各种复杂的情绪集中体现,内心深处的抑郁需要安慰和舒缓。

  “走到自杀这一步,一定是经历很长一段心理历程,很痛苦无奈。有时候,甚至把自杀救助热线,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郭晓红说,他们能做的只是劝慰。

   揭秘原因

   溺爱让独生子女难承挫折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青少年有自杀倾向?

  长沙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刘正华分析,大量案例表明,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绝大多数存在青春期危机行为。而这一行为出现时,常伴随着恐惧、愤怒、悲伤、厌烦、焦虑、郁闷等消极情绪,使其学习和生活逐渐偏离正常轨道,严重时会酿成自杀行为。

  “青少年有时候对自己的生命毫无意识、毫无尊重,采取轻率冲动的行为,以致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刘正华表示,独生子女在自杀案例中占据着较大比例。

  “孩子间本该有的磕磕碰碰、你谦我让、喜笑嗔怒,都没了,生存意志越来越薄弱。”刘正华说,一般来说,独生子女大多时候只周旋于父母跟前,或辗转于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之间,除了呵护还是呵护,除了宠爱还是宠爱。这种溺爱式教育的尴尬,恰是独生子女普遍遭遇的尴尬。再加上有许多独生子女很少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当他们想到死是一种解脱时,连自己的死会给亲人带来怎样的痛苦,恐怕都根本不曾想过。一旦遇挫,易丧失坚持的勇气,自杀,也就成了他们逃避的选择。

   家长秘笈

   孩子感受>考试分数+空洞说教

  “尽管目前世界上没有预防自杀的‘良药’,但研究已证明,自杀可预防。”肖水源说。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肖水源是国内研究自杀预防的权威专家。他说,早期发现处于自杀危机中的人,通过危机干预和其他专业处理,能减少自杀发生,尤其是青少年。

  “对于青少年自杀,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应足够重视。”肖水源说,老师、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心理素质方面训练,包括指导孩子理解和认识现实,分析和解决面临的问题,处理好与同学、伙伴之间的关系,正确面对挫折等等。而发现有心理障碍和自杀倾向的孩子,要立即进行专业指导或送到精神卫生专门机构评估治疗。

  儿童发展心理学硕士、南雅中学教科室文方圆老师认为:在大家心中,青少年本应阳光自由,但除了庞大的期望值,家庭与学校教育缺乏能支撑孩子一生的哲学理念,却多在竞争评比上施压,而父母应坚持“育人”大于“分数”的原则。

  “教育孩子,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孩子听到什么;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文方圆说,很多悲剧本可避免。

   新实验

   21天,让“紫手环”不换手

  今年5月,湖南师大硕士生导师、湖南青年心理协会秘书长孟奕爽博士倡导发起“拥抱阳光、远离抱怨”的紫手环活动,参与者众。

  此活动来源于美国著名身心灵导师威尔·鲍温的书《不抱怨的世界》,书中讲述抱怨之害,倡导参与“不抱怨活动”的人们佩戴一只紫手环,提醒自己积极面对困难,塑造阳光心态:不断提醒自己,每抱怨一次,手环就换一只手,直到它在同一只手上连续21天不换手。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养成一个新习惯需要21天时间。如果你能够坚持21天不抱怨,这个优良品质就会成为你的习惯,如影随形。”孟奕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