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确诊1例H7N9病例 疫情应急措施已迅速启动

02.05.2015  13:17

人民网南昌5月2日电(记者 秦海峰)江西省卫生计生委5月1日晚通报,九江市确诊1例H7N9病例。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正在九江市某医院积极救治中。

患者王某,女,39岁,住九江市湖口县。5月1日,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九江市所送患者标本进行复核,鉴定为H7N9病毒核酸阳性。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专家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等,诊断该患者为H7N9病例。

疫情发生后,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要全力抢救患者,积极做好医疗救治工作,抓好防控工作措施落实。九江市政府当即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卫计委、发改、农业、工商、商管、宣传等部门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市卫计委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迅速反应,成立医疗、防疫专家组,取消休假,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储备防控物资,防止疫情扩散。

江西省卫计委医疗、疾控专家组已于今天上午赶赴九江,会同九江专家组对患者进行全力救治,并指导疫情防控。

湖口县政府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级应急响应,布置落实加强人禽流感疫情监测、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工作,对疫点进行了消毒,采取了活禽交易市场休市等控制措施。开展病例可能感染来源和危险因素调查,对发生疫情的交易市场开展环境监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目前暂无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同时,扩大对疫点之外区域的搜索、监测。

同时九江市防控小组还要求其他各县区要加大各项防控工作措施的力度,做好人员培训、防治物资、疫情监测等工作。在全市尤其是疫点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1.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3. 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4. 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

5. 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无证据表明该病毒具有持续人间传播能力。

6.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感染H7N9禽流感?

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禽。如果发现病(死)禽、畜,不要自行处理,应报告有关部门。

(2)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3)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4)注意饮食卫生,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5)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7. 目前的治疗方法?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8. 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通过我国既往已经建立的覆盖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体系,对监测到的所有符合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定义的病例采集相应标本,开展包括H7N9等相关实验室检测以诊断或排除H7N9感染病例;

9. 公众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由于该病为新发传染病,人类对其认识有限。已有证据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来自禽类的可能性大,目前该病毒在我国禽类中的分布范围不明,尤其是禽类感染H7N9病毒不发病,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监测工作的加强,新病例可能会不断出现,也可能在新的地区出现。

尽管H7N9禽流感病毒具备比H5N1更容易从禽类传播到人的能力,尚未发现该病毒具有人际间持续传播的能力,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下,公众感染风险不同,但总体来说,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仍较低。

因尚存在不清楚或不确定的情况,公众感染风险需动态评估。

10. 哪些人需要特殊防护?有何具体要求?

与家禽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养殖、分拣、运送、销售、宰杀、免疫接种工作和病、死禽处理等的人员,以及对有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的专业人员需要特殊防护。特殊防护的要求是穿普通工作服,外罩一层防护服(隔离衣),戴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穿长筒靴或可消毒的保护性脚套。注意洗手,减少感染发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