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百货业何时迎来春天? O2O转型带来挑战
英国零售巨头玛莎百货(Marks&Spencer,简称:M&S)4月1日在法国发布了国际扩张计划,提到五大重要扩张市场包括印度、中国、中东、俄罗斯和西欧。玛莎同时透露,将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这意味着,玛莎或将放弃在中国的直营模式。统计数据显示,玛莎自2008年进入中国,共在上海开设15间门店;可记者昨天查询玛莎中国官网发现,列出的门店只剩7家。
欣欣向荣的春天,百货业却寒潮依旧。清明小长假期里,上海百货商场的人气并不高。市场,究竟还要不要百货商场?
消费者在哪里?
中国商业市场增速放慢似乎成为百货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但数据显示,以女性为代表的百货商场主力消费人群并未减少,消费实力依旧强大。
化妆品巨头欧莱雅近日发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去年在华销售达到13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0.2%,这是欧莱雅中国连续第1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欧莱雅集团执行副总裁贝瀚青指出,中国市场并不缺乏消费者,但缺乏吸引消费者的手段,最关键的是要“读懂消费者”。
贝瀚青建议,“读懂消费者”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产品准确定位,二是发挥渠道优势。在定位上,不同消费者需求不同,如何进行品牌组合考验经营者智慧。他认为:“中国市场非常大,必须确保品牌产品定位与众不同,一味效仿或抬高,不会赢得消费者认可。”
在渠道优势上,他认为电子商务仍有薄弱环节:比如在化妆品领域,电子商务的专业服务和如何保障产品品质都需改进;而以百货商场为代表的传统渠道,在这两点上都有优势。
定价权谁掌握?
不少百货商场正在进行品牌及业态调整,或可解读为增强市场吸引力的举措。新的问题是,即便有了合适的产品,百货商场应该如何吆喝?
最常见的吆喝方式是打折促销。百货商场比购物中心的规模小、业态少,但小有小的好处,可以全场促销、统一折扣。可沪上某连锁百货商场负责人坦言,随着电商价格战层出不穷,全场打折的吸引力下降,百货商场只有彻底改变经营方式,才能解决相关问题。
该负责人认为,百货商场沦为电商 “试衣间”的重要原因是产品定价不合理,动辄数千元的标价让消费者产生了“商场产品性价比低”的印象。可对此现象,百货商场无能为力,因为目前国内大多数百货商场实质是“房东”,即出租柜台给品牌,对品牌卖什么商品、定价高低却没有话语权;唯一能做的是要求品牌打折。然而,频繁和越来越低的折扣又进一步强化了百货商场产品“价格虚高”的标签。
因此,百货商场不能再做“房东”,而是要加强商品和供应链管理,并调整与品牌的分成模式。上述负责人认为,商场可与品牌联合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跳出新品打折、频繁打折的怪圈。
O2O如何转型?
O2O转型也被视作百货商场应对电子商务挑战的重要对策。但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百货商场在运营中有“先天不足”之处,在推出基于互联网的新服务前,先得解决基础问题。
IBM近日发布一项针对3万名全球消费者的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最关心的5项渠道能力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保证跨渠道商品价格的一致性;在实体店铺发生顾客所需商品缺码断货时,能够从异店或仓库直接快递至指定地址;不同渠道的订单都能进行实时跟踪;不同渠道稳定的商品分类;能够在店里完成虚拟渠道订单的退货。
国内百货商场的服务水平离这5项能力还有不小差距。这背后既要有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更要有技术和硬件保障。在技术方面,电子商务企业的经验明显更老到,百货企业就比较滞后。尤其是O2O会带来很多跨渠道业务,百货商场的技术开发和系统支持能力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银泰首席执行官陈晓东就承认,之所以与阿里巴巴合作推进O2O转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借助互联网企业强大的技术力量。他表示,线下门店接入线上的识别技术、支付技术、物流配送体系等,可大大提高传统商场的营业效率。本报记者 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