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可爱的中国”——失明老兵程樟柱守望烈士英魂46年
新华网南昌4月6日新媒体电(记者 赖星)他笔直地站在那,像一杆老枪。
这杆枪扎根在乡间,守望烈士英魂46年。
73岁的退伍老兵程樟柱是江西省德兴市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他一袭绿色上装,头戴解放帽,拄杖等待着前来参观的游客。40余年,他已经无数遍地向人们讲述着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栖身乡间 义务讲解英雄事迹
他在部队时,因为口才佳,人送外号“程铁嘴”。
现在他年过古稀,依然健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程樟柱声音洪亮,话音刚落,人群便爆发出一阵掌声。
清明时节,是讲解接待的高峰期,有时,他一天要接待6批来访者。
年轻的时候,他讲解的同时还能即兴来上一段口技表演,“机关枪声哒哒哒,迫击炮声轰隆隆”。因为讲解风格有声有色,程樟柱颇受人们欢迎。46年来,他共为20余万人次讲解过方志敏的事迹。
龙头山是方志敏同志被俘之地。1954年,政府修建此馆以纪念方志敏及其他在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先烈。
1968年,因意外伤残,程樟柱退伍归来,此时他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为0.04。他以“没为国家做多大贡献”为由婉拒部队提供的疗养待遇,到离家30余公里外的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当管理员。
即便是看一座庙,庙里也得有尊菩萨像。初来乍到,纪念馆只是一座破败的砖房,陈列之物只有手雷三两颗、军刀两三把。程樟柱对其修整一番后,走村串户收集珍贵资料和展品。受他感染,老红军们拿出了自己的收藏,附近的百姓也纷纷把和烈士有关的物品送到馆里。
他还亲手对纪念馆进行绿化,因为一生都痴爱绿色,他种下了樟树、罗汉松等常青树。现在这些小树早已长成参天大树。经过几番修缮,纪念馆初具规模,林木葱葱,2001年,还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程樟柱在1981年彻底失明。他已不清楚今天外面世界的样子,但他相信满院的绿一直未变,在他心里始终那么明艳。
军歌作伴 甘受孤独守望英魂
程樟柱的青年和老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纪念馆中度过。他说:“不能为国效力,深感惭愧,我只能尽微薄之力,守望烈士英魂,讲述好他们的故事。”
数十年前,纪念馆内草木深深,常有虫鼠出没。
他不止一次遇到过蛇,还被蛇咬过。一次一条毒蛇蹿上他的身子,张嘴朝着右手食指就是一口,他只觉得疼,来到卫生所后便晕倒,幸亏被医生治好,捡回一条命。
还有一次,程樟柱睡觉时听见异响,欠起身子一看,一只老鼠从横梁爬过,一条毒蛇尾随其后紧追不放,迎着程樟柱的床而来。
他坐在床上,怕蛇攻击,动都不敢动一下。
“我从此恨透了蛇,虽然我自己属蛇。”程樟柱说到此处,张嘴大笑。不过,在他看来,最苦的还是无处不在的孤独。
纪念馆周遭三四里地,只有住户两家,乡间荒野的寂静要比失明带来的黑暗更可怕。站在纪念馆大堂内,他能感觉到的只有风吹树叶的抖动声和不时传来的老鼠磨牙声。于是他唱军歌给自己壮胆,部队出身的人本来就爱吼两嗓子。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他说,嘹亮的军歌带给他力量,也驱散内心的孤寂。
收听广播也是程樟柱排遣孤独的方式。在没有通讯设施的日子里,他全靠收音机和外界保持单向联系。46年来,共有11个收音机在他身边“服役”过。
七八十年代,这个坐落在乡间的纪念馆人气不像现在这般旺,程樟柱独自一人时常自言自语,或跟树对话,或放声高歌,路过的村民听见后称他为“老傻子”。
“守护纪念馆是我的责任,我不坚守,谁坚守?”程樟柱说,“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激励着自己要一直干下去,直到心脏停止跳动的那天。
叩问信仰 心有可爱的中国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程并不是共产党员。
“我非常热爱中国共产党,做梦都想入党。”他认真地说。
德兴市委组织部好几次找到程樟柱,希望吸收他入党,并表示,按老程的表现,他早就能评上“优秀共产党员”。
程樟柱婉拒了组织部门的建议,他说:“我不能为国家做多大贡献,入党也只是在花名册上留下一个名字,一不能为党分忧,二不能为民谋利,这会让我更加痛苦。”
因为他付出的多,老乡们能感受到他的好。他们说,老程是最好的人,至少有99%的人说他好。但时间走得太快,老程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就连当年种下的小桂树也已经长到5米多高。每到10月份,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桂花的香味,“香得逼人,脑袋发晕,得到房间去躲一下。”程樟柱说。
人老了,但革命烈士们的精神永远是新的,程樟柱希望这精神能代代相传。他讲解道,方志敏在狱中曾经畅想中国光明的一天,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
对他来说,方志敏对“可爱的中国”的期许,是比一辈子守护纪念馆更贵重的誓言承诺。“所以,方志敏值得我守护一辈子。”程樟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