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网】疼痛的“克星”——记南昌大学一附院疼痛科教授张达颖

14.12.2016  22:08
  

  从业之初,他只是一名麻醉医生,如今已成为我省疼痛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还是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他,就是有着“疼痛的克星”之称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张达颖教授。

  下午一点多,这个时间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本应该是吃饭或休息的时间。但在南昌大学一附院疼痛科手术室里,仍能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作为主刀医生,张达颖同往常一样,坚守在手术台上。精细的操作、细心的处理,他看不出一丝疲态,仍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手术。这样的工作,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南昌大学一附院医生王兰:因为医院经常会出现要等手术台、不能按规定时间做手术的情况,所以我们经常下午两三点钟吃饭,晚上七八点才能下手术台。

  南昌大学一附院疼痛科教授张达颖:因为临床工作的节奏跟我们的生活规律有通错,一切要服从病人治疗的需求,不能因为医生要吃饭,而把手术时间往后拖。

  查房,对张达颖来说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每天上午,在疼痛科的住院部,总能看到张达颖带着一大拨人对每间病房挨个进行巡查,从不错过一间病房、一位患者。他详细询问患者情况,碰上心情不佳的患者,总能用风趣幽默的话语活跃气氛。20多间病房,50多位患者,往往一查就是一上午。

  患者:张教授对病人是非常和气的,问长问短,哪里不舒服,治疗以后有些什么反应,他都问得很清楚。

  患者家属:我们家属有不了解的地方,问的时候外行话会多一点,他很有耐心,关键是他的医疗技术很好。

  上世纪90年代初,南昌大学一附院还没有疼痛科这个科室。那时的张达颖,也还仅仅是一名麻醉师,经常有病人疼痛难忍找到医院,科主任习惯的做法,就是把病人交给爱琢磨的张达颖。

  南昌大学一附院疼痛科教授张达颖:通过临床的接触,我发现很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路径,那么我们通过一些努力,可以让病人得到一个合适的治疗。

  后来医院开设疼痛诊疗门诊,张达颖被选派去做门诊医生。麻醉科的手术要做,疼痛门诊的病人要治,上门诊还不能占用麻醉工作的时间,只能利用补休时间保证门诊。一边做麻醉手术,一边上疼痛门诊,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至1999年。这7年里,张达颖几乎没有休过周末。

  南昌大学一附院疼痛科教授张达颖:通过努力能够使病人获益,也是会带来一种成就感,觉得我们的这些努力是有价值的,吃的这些苦是有价值的,尽管那些时候非常非常的辛苦。

  从仅有一位医生开始,南昌大学一附院疼痛科从无到有,如今走上了全国的平台,成为全国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如今,张达颖已经在全国50多个城市讲过课,几乎所有省市都有医生在南昌大学一附院疼痛科进修学习过,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技术再精湛,一个人治疗的患者也是有限的。张达颖深知,只有培养出更多的年轻后备力量、让更多的人掌握知识,才能真正为更多疼痛患者带来福音。这么多年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南昌大学一附院疼痛科教授张达颖:年轻医生的成长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核心之一,没有一个团队,你自己本事再大,能解决的问题也是有限的,对年轻医生的成长,我们也抓得非常的紧。

  如今已经55岁的张达颖,满头的黑发再也遮不住争相冒出的白发。在聊到未来的规划时,张达颖坦言,自己是一名医生,医生的职责就是为患者减轻痛苦。这么多年来,他初心不改,期望那些受疼痛折磨的病人能够缓解一些,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安然进入梦乡。

  在同行眼中,张达颖是一个有情怀的医生;在患者眼中,他是疼痛的克星。他能让痛不欲生、日复一日无休止的疼痛折磨彻底终止。灯光亮起,掌声响起。荣耀的背后,是张达颖数十年来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持和追求。

  稿件来源: http://www.jxedu.gov.cn/zwgk/jxjydt/jyt/2016/12/20161206020937227.html


  • 实习编辑:陈红
  • 责任编辑: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