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特殊的毕业典礼:在“留园”里留下青春记忆

25.06.2015  11:41
  6月,高考的季节,毕业的季节,更是属于青春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校园里随处可见在空中飞扬的学士帽,毕业生们合影、聚会、狂欢,似乎也无法留住四年的“青春记忆”。近日,南昌大学的毕业生们通过自己设计建设一个毕业生文化长廊——“留园”,为自己和母校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     6月19日,南昌大学201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该校体育馆举行。学校师生、家长、校友齐聚一堂,温情送别2015届12000余名毕业生。典礼结束后,南昌大学校领导与毕业生们一起来到毕业生文化长廊——“留园”里,为“留园”纪念石揭牌,合影留念,举行了又一场特殊的室外毕业典礼。      “留园”缘起:只因爱校情怀     记者在南昌大学看到,这个承载着2015届毕业生对母校回忆,对未来憧憬的文化长廊坐落于前湖校区室内体育馆东侧,共分为主入口、保留林、足迹广场、预留陈列等四大建设板块,占地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60 株直径 8cm 樱花树、50 个石凳、10 套嵌入式安装石桌椅,这里的每一草一木承载着该校莘莘学子的青春记忆,镌刻着毕业生们对母校的留念和祝福。     “毕业生们在毕业之际,想为母校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来寄托对母校的浓厚情感,‘留园’便应运而生。”谈及建设“留园”的初衷,该校一名参与过两次“留园”建设的辅导员告诉记者,得知同学们的真诚的想法之后,学校和学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最终在学校建筑与工程学院的牵头和带领下,各学院的积极响应下,“留园”的建设得以完成。     “离别我们无法挽留,可记忆我们可以储存。”据介绍,“留园”文化长廊建设始于2014年5月23日,是该校全体毕业学子建立的一个储存青春记忆、表达感恩情怀的文化长廊。长廊除遮阳伞的安装外,场地平整、道路土方开挖、道路垫层浇筑、展示墙体砌筑、树木草坪种植等11个环节均由该校毕业生自行设计建设。从图纸设计到实地施工,一笔一划、一砖一土,都饱含着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感怀和对母校的眷念。     “我们用了一个月不长的时间,做了一件一辈子难忘的事。”该校2015届硕士研究生刘柽也参与了今年“留园”文化长廊的建设,作为留园建设志愿者代表,他在当天的揭牌仪式上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新“留园”:同心协力,创意无限     以“感恩”、“梦想”、“责任”、“连接”为主题的文化墙;展示毕业生风采和大学难忘瞬间的文化橱窗;亲手种植的感恩之树和铺就的希望之路;埋下留待十年后开启的梦想信箱……这是去年“留园”里毕业生们的精彩创意。     有珠玉在前,今年的留园建设同学们付诸了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与去年相同的是,留园文化长廊也由毕业生们自行设计、施工;不同的是,新留园的建设工作更加专业化、精细化、规模化。

  5月22日,该校团委面向全校发起南大留园千余志愿者招募的号召,来自二十多个学院的志愿者们纷纷自发报名参与留园建设。6月4日下午,该校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的同学们顶着炎炎烈日赶到留园,来不及寒暄便戴上手套,拿起铁铲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留园建设活动中。在各学院老师亲力亲为的带动下,志愿者们更是热情高涨,捡树枝、拾垃圾、铲石块儿、运垃圾……每个人都忙的不亦乐乎。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的留园建设中创意依旧,出现一个“一十百千万”的创意点:“”是在路口设立一块巨大的留园石,“”是栽种十颗香樟树,“”是铺设百米留园路,“”是铺种千棵连心草,“”则是悬挂万张心愿牌。如此独特的创意,让当天参观的师生都感到眼前一亮。      8旬校友心系“留园”建设     5月19日至21日,该校医学院(原江西医学院)55届巴普洛夫班举办毕业60周年聚会,15名校友从五湖四海回到阔别60年的母校。     5月20日,已至耄耋之年的老校友们来到留园工程施工现场参观,并向学校表达了种下一颗“班树”作为永久纪念的想法,以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聚会结束离别之际,老校友们将筹集的万余元委托学校选种一颗常青树作为巴普洛夫班树,并相约十年后再回母校“留园”相聚。     如今,“留园”的建设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在为这条承载着感恩、梦想与希望的道路挥洒汗水,倾注心血。一砖一瓦,字字句句都是他们真情之所至。     这一片小小的土地,却承载着南昌大学毕业生对母校沉甸甸的眷恋和对未来无尽的向往。     爱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印刻着母校的文化印记和符号。在南昌大学的学子心中,无论将来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前湖之畔永远都为他们留有一方净土,一份真情,在他们看来,“留园”是对母校表达感情的最好方式。

  文章链接: 特殊的毕业典礼:在“留园”里留下青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