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价可以暂不放开,改革不能停滞不前
媒体报道,5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就中央定价目录修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中央管理的价格将缩减至7种(类),食盐价格等项目暂按现行办法管理。
这也意味着,一度传得沸沸扬扬的食盐市场将放开、食盐价格将由市场决定的消息,就此告一段落,食盐将继续实行专营,盐价也将继续实行政府定价。那些试图从其他地方采购食盐的经营者,要注意喽,切不要因此而受到盐业管理部门的处罚。
在盐业管理体制没有正式改革前,盐价暂按现行办法进行管理,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只是,盐业管理体制到底何时才能改革,会改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那么,就只能耐心地等待,等待盐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那天到来。
问题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现行盐业管理体制和盐价定价方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只管专营、只管价格,不管食盐质量、不管食盐食用的安全性,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众所周知,自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民补碘就成为了盐业管理部门、企业大力宣传、大力推广的一项工作,以至于发展到市场上不含碘的盐消失的地步。也就是说,不管是否缺碘,都必须食用加碘盐。而由于碘缺乏的危害以及通过盐补碘的好处被过度宣传,导致广大居民不敢再食用不含碘的盐,企业更是不敢生产不含碘的盐。否则,就无法让消费者接受。
而现实情况却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碘缺乏者,尤其是沿海地区,多数人并不缺碘。相反,2009年5月,一项由卫生部牵头的“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则显示,通过对浙江、辽宁、福建、上海四省市的低调调查,原本预防大脖子病的碘盐,反而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眼下,大脖子病又进入高发状态,且恶性比例明显提高,是否与食用碘盐过量有关,值得科研人员研究。
既然卫生部在2009年就通过牵头调查,得出了一些地方已经出现碘食用过量的结论,为什么讫今市场上仍然难见无碘盐呢?到底是卫生部牵头的调查结论不准确,还是有关方面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完全不负责呢?到底是广大居民的健康安全重要呢还是企业的利益重要?
我们说,对食盐实施专营也好、放开也罢,对盐价进行政府定价也好、让市场作主也行,都必须以广大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从而在专营和定价过程中,不仅要确保盐的品质和价格,更要注意对类似加碘这样的行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调查与分析,避免出现适得其反的现象。很显然,有关方面、企业并没有去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以至于卫生部的调查结构都出来4、5年了,市场仍然只有加碘盐。那么,调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查,就成了一个必须回答的疑问
事实上,盐业管理体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改,难就难在对部门利益的太过容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因此,应当迅速对盐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尽快放开盐业市场、放开盐业价格,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而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说,则在食盐市场、食盐价格放开以后,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对价格的引导,特别是对那些需要通过外部手段添加某些微量元素的商品,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避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要知道,对药品这种市场风险更大的商品,都已经多数放开价格管制了,盐业还等什么呢?盐业企业的利益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放开市场和价格后,这些专营企业就真的无法生存下去了吗?果真如此,那只有一个字——该!
总之,盐业市场改革、盐业价格改革,不能再等。既然专营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就让市场去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