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融放宽、监管从严、风险频发 信托业或生剧变
核心提示:信托业在站上10万亿元规模之后,或将迎来剧变的年份——2014。21世纪经济报道 适逢新旧年交接之际,IPO开闸、新三板扩容、创投再度活跃,企业直接融资通道骤然宽敞。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受访时也坦言将通过增发、发债、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以替代信托通道的高成本融资。这或意味着,2014年信托的融资功能会被挤压。然则“风险”仍是2014年信托行业需要警惕的。2013年以来,包括三峡全通、山西联盛集团等企业的信托融资出现问题,涉及多家信托公司信托产品。前者最终以“神秘人”接盘收尾,后者目前仍在进行重组。此外,过去一年信托的“政信合作”业务、艺术品信托等,也因为受到行业周期、抵押标的价格波动等经历兑付考验,而这种考验在2014年还会继续。在坊间,近日来再度开始流传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一大业务代销信托公司产品将被叫停的传言。如果消息属实,将对信托业带来政策方面的另一压力。信托业在站上10万亿元规模之后,或将迎来剧变的年份——2014。真假风险2013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公布国内首份《信托公司兑付风险评价报告》引起业内高度关注。按照这份报告估计,如果未来信托行业一旦爆发系统性风险,到期损失比例达20%的话,共有30家信托公司面临无法兑付的风险,资金缺口达667亿元。换一个口径衡量,以流动性支付能力指标衡量,如果到期损失比例为5%,共有14家信托公司存在偿付困难,资金缺口75亿元;达到20%时,存在偿付困难的信托公司数量上升至50家,资金缺口也将达到1156亿元。尽管对此各方看法不一,不过关于信托风险的研究,早已经进入官方和学界研究的范畴。按照分析人士的说法,信托规模扩张是导致违约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一大业务代销信托公司产品将被叫停的说法,开始再度在坊间流传,或许释放了监管层继续出台相应的监管办法压制信托业务扩张的可能。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多数小信托公司的扩张主要依赖第三方机构,叫停第三方机构销售信托涉及较大,监管层可能慎之又慎。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信托业在2013年仍然以扩苏扩张之势,站上了10万亿高点。与此同时,市场关于风险的讨论,也成为坊间热议这个行业的主要话题。从2012年底开始,包括中融信托、五矿信托和陕国投等多家信托公司,涉及10余个项目曾传出风险事件,密度之高已经是最近几年来之最。适逢年末,山西联盛集团的风波波及国内多家信托公司。除了已经曝出的吉林信托之外,西北某信托公司为联盛集团成立多款单一资金信托计划也裹挟之中,不过目前这一数据仍然难为市场所知。1月2日,山西省金融办一位官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仍在积极推进联盛的重组。金融办方面主要关注的问题是重组的原则问题,而并未过多干涉重组的技术环节。目前联盛集团重组尚无消息出来,上述人士表示,具体的结果还要等待官方做最终的公示。更早些时候,2012年底至2013年上半年,三峡全通发生资金链断裂,事件卷入中信信托,最终以神秘人接盘而有惊无险。但这两个案例均引起业内较大关注,这在过去几年是没有的。从陕国投披露的公告也可窥见单一信托项目对一家信托公司的影响。今年三季度期间,上市信托公司陕国投公告以自有资金约5.98亿元受让裕丰信托项目信托受益权,完成了对信托项目的“刚性兑付”。根据陕国投随后公布的三季报数据,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72.71万元,同比下降高达49.75%。多数信托公司并非上市公司,其中蕴藏的风险则往往难被市场认知。风险的再考量“风险”在2014年并不会离信托业而去,反而有加码的可能。除了类似联盛集团案例中“涉煤”信托生态值得关注之外,规模增速较快的“政信合作”信托、艺术品信托等,以及房地产信托等都有爆发出兑付风险的苗头。上述信托业务均是前些年来十分火爆的概念,但2014年上述信托进入集中兑付期。首先是政信合作信托,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终于在年底前公布。日前民族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虽然我国政府债务规模以及风险仍在可控范围之内,未来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较小。但近年来局部累计的债务风险突出,已对部分地区经济及金融运行构成威胁。按照预计,明年地方债务治理将进入实质性清理阶段,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措施将会陆续出台。其中是否会波及信托业的政信合作业务格局,目前尚难判断。仅从2013年中报数据来看,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中,政信合作业务资金余额达8041.88亿元,相比一季度末的6548.14亿元,增22.81%,这一数据也佐证了,政信合作类业务仍是信托业占比规模最大的细分业务领域之一。第二类风险风暴眼可能仍是来自艺术品信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一位中国国家画院的职业画家,这位老艺术家坦言,“反腐倡廉的工作使得今年以来书画市场受到大幅波及,未来可能也会影响到更高端的收藏市场。”按照相关统计,2011年期间,18家机构发行了45款艺术品信托,累计发行规模超过55亿元,随后艺术品市场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下滑,不过这一年这一类信托仍然募集了30余亿元。这也使得未来一年艺术品信托的兑付成为一个难题。第三类是地产信托,信托业内人士认为,地产信托兑付危机已经化解。根据信托业协会的数据统计,投向房地产行业的信托占比自2010年以来逐步下降,截至2013年前三季度已下降至9.33%,房地产信托的兑付风险以及其对整个信托行业带来的风险正在逐步减弱。但从另一个角度今年以来地产信托的顺利兑付,与房地产市场去年步入上行通道有关,如果房地产市场今年不景气,那么地产信托并未轻舟驶过万重锁。有信托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信托业风险的风暴眼还集中在工商企业融资环节中,类似去年中信信托涉三峡全通案。对于信托公司来说,大量涉及非标准化产品,结构复杂,投资者很难通过相应的资料判断所投标的的风险。而信托公司打破“刚性兑付”的冲动日益强烈,从而使得相应的风险日益增加。“从抵押物的设置来看,多数是土地、房产、矿山和股权等,其中土地、房产和矿产对相关产业的依赖性较大,一旦进入下行通道,这些抵押物的担保也将暴露风险。”按照上述信托人士的说法,今年三峡全通事件中,就因为三峡全通事件导致附近土地的交易受到波及。而在个别信托计划设置中,包括明股实债等设置,或者融资方民间融资债台高筑等,都可能导致信托并非债券第一顺位债权人,一旦经营陷入困境信托计划兑付问题或超出信托公司考量。项目端突变而2014年,另一重要变化是,信托业务的项目端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日前,北京某上市地产公司获批发行24亿元的债券,该公司管理层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这笔融资替代现有的成本较高的银行贷款、信托融资等债务,降低上市公司经营的财务杠杆。此前,上市房企再融资被放行,多家房地产企业推出了增发融资方案。近年来,由于再融资渠道被堵,上市房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和信托融资支撑业务扩张,上市房企由于资质较优,也是信托公司最佳的投放主体。如果这一类主体的直接融资通道被打开,高成本的信托融资或将不再受到关注。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IPO正式开闸,已及新三板正式扩容,也意味着未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被打开。日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与直接融资不畅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近年来信托等融资中介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下一步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是政策面的大方向。以IPO为例,陕西煤业2013年12月31日正式拿到批文,而在此前的12月28日,该公司一款由陕国投发行天和16期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托贷款单一资金信托刚刚到期。目前能够从公开数据获悉的,天和系列信托产品中16期和17期均是为陕西煤业提供融资,1-15期并无相应的公开数据。陕西煤业启动IPO之后,或许会迅速填补在信托融资中的高成本债务。而新三板则打开了更多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路径。而股权融资成本无疑比信托融资低得多。融资成本过高,或也是诸多企业青睐新三板的主因。“在这种趋势下,信托业务的工商企业类融资项目,或许会向资质更差的企业倾斜,这也是信托业的未来另一个主要的风险点。”按照北京某第三方研究机构人士的说法。在政策面推进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的背景下,动辄12%-15%,甚至更高的融资成本,远高于市场上垃圾债的成本,理应对接资质更差的融资标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也是信托业务的归位,信托业快速成长本身印证了国内资本市场的缺位和融资工具的不健全。对于信托公司的创新,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监管层态度十分明确,大型信托公司可以尝试创新,中小型信托公司业务仍以传统业务为主。(编辑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