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拉萨的青春之花
在西藏,有天堂的感觉,可以领略到高原别样的独特风光,也有人间的感觉,可以品味藏族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
对于贾瑞瑶来说,西藏是令她魂牵梦绕的地方。大一时,她就萌生了到西藏支教的念头,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如愿,而如今,她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用自己的青春感受着,以志愿者的身份默默地为这里的改变献上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女大学生,大学毕业,她本可以在自己的家乡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或继续求学深造,或结婚成家生子,简单平静地过完这一生。然而心中的向往、对这份土地的热爱以及不甘平凡的心终究让她选择来到西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临近毕业,当她看到每年毕业季都会悬挂在学校主干道上的横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她心动了。当同学们听说她要报名参加西部计划,选择去西藏当志愿者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他们眼中的她是“白富美”,平常基本没有吃过苦,根本不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寝室几个室友,几乎全部就业或求学,唯独她选择去西藏,去贫困落后的高原地区当一名志愿者。出于人身安全和长远发展的考虑,室友们都当起了“说客”,劝说她放弃这个选择,没必要去西部吃苦受罪。但她仍没有动摇,她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然而,父母又是另一道阻力。当家人知晓她的决定时,没有一个人同意,搬出千万种不去的理由,劝她放弃,希望她回到家乡来工作。面对未知的环境,父母苦心做她的思想工作,然而她也耐心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向父母陈述自己的梦想和理由,希望他们支持她、肯定她。“我理解父母,他们的思想比较保守,出于对我的爱护,他们当时非常反对我去西藏。”如愿以偿收到了录用通知的贾瑞瑶,当然不希望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她软磨硬泡,讲事实,摆道理,使出浑身解数来说服父母。最终还是她的“心之所向,梦之所往”让她义无反顾,坐上了开往拉萨的火车,去实现自己的志愿梦。
她终于踏上西藏志愿之旅了。从山东到拉萨,从北国到南疆,沿途景观不断变化,她心中对前方未知风景的期待越发强烈。“我在大学期间看了许多关于西藏的书籍,对西藏的风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绝命海拔》,极大地激发了我来西藏的欲望。” 贾瑞瑶的志愿计划是想成为一名教师,但由于种种原因,她的计划无法实现。她接受职位调动,阴差阳错地成为政府机关的一名文秘。“既然来到了西部,做什么工作都是在支援西部建设。”她干劲十足地说道。
她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她每天的工作内容,主要有文件的收发和归档、草拟材料、负责会务的接待和服务等。“文秘工作是琐碎而平凡的”,贾瑞瑶说,“但正因为有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才能保证每一次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高效完成。”
从大学的象牙塔走出来,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贾瑞瑶也遇到了不少的职场困惑。“一些较为基础的工作如文书的拟写、公办器械的操作等还是不能马上上手。”贾瑞瑶说。
在上班的第一天,她就接到写公文的任务。“当时,我对公文要求的格式、规范语言并不是很了解,而且有些公文的拟写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这对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现在,已经慢慢地熟悉了,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但我还是想申请去支教,因为这边的教育水平还是发展很慢,当我在街上看到小孩不去上学时,感到很心痛,我想尽自己所能,哪怕帮助到一个孩子也好。”
提及拉萨,许多人想到的是拉萨的海拔,苍凉而孤独。拉萨海拔为3650米,含氧量为60%,对于每一个初到拉萨的人来说,气候、睡眠都是巨大的考验。“我曾经一度失眠,晚上睡不着觉,但是后来慢慢地适应了,睡眠质量提高了好多。”拉萨以糌粑,酥油茶,甜茶为食,风俗习惯与山东相差很大。这对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女孩来说,饮食也是个考验,“我偶尔还是会惦记家乡的汤面、包子……最想念的是妈妈做的菜。”对贾瑞瑶而言,在拉萨的日子,更多的是鲜活而欢喜——有喜欢的城市,有萍水相逢的志愿者朋友带来的感动。在拉萨,她感受到了当地藏民淳朴热情的民风。“我不后悔来到拉萨。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这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人生经历,能够认识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是件幸运的事情,我们的关系非常融洽,在异乡的相逢,让我们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贾瑞瑶说。
我志愿,我快乐。她希望那些渴望支援西部建设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同学们都能勇敢地选择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绽放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