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捡到“2元高铁票” 相同区间票价800多(图)
网友捡到的“2元高铁票”
广州南至西安北,相距2100多公里,高铁票价只要2元钱?昨日,西安一位网友在微信朋友圈爆料称,自己7月26日在广州南至西安北的G96次高铁列车上捡到一张“特权票”,相同区间的票价只有2元,而自己的票价为813.5元。
昨晚,出票地广州南站回应称,2元高铁票为铁路内部职工的“乘车证签证”,只有在因公出差等情况才能签票。广铁集团客服人员称,必须有工作证、出差证明和乘车证三证齐全才能办理。
“同坐一趟车,我的票813.5元,这个不知道干什么的人居然只有2元,还有没有天理?2元钱坐地铁也坐不了几站呀!铁路系统确实要好好清理这些特权阶层了!”昨日,西安一位网友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称,自己在广州回西安的火车上捡到一张2元的高铁票。
该微信还附上了“2元高铁票”的照片。车票信息显示,这张高铁二等座票面价值为2元钱,车次为G96,从广州南至西安北,由广州南站售出。车票并没有乘车人的姓名,而是以6位数字代替。车票还注明“软席乘车证签证”和“限乘当日当次车 随乘车证有效”等内容。
昨日下午,这位网友告诉华商报记者,自己7月26日乘坐G96次高铁列车从广州回西安,列车行驶到郑州站的时候,前排右侧的三个乘客下车,自己便坐到前面的空座上,在空座下面捡到这张车票。
“列车员查票的时候,右前排乘客好像拿的是铁路公安的工作证。”这位网友说,从广州南至西安北,自己花了813.5元,没想到还有2元钱的票,难道是铁路内部人员的特权票?
广铁集团:2元钱是签票手续费
昨日,记者登录12306网站查询后发现,G96次列车运行时间为7小时35分,上午9点从广州南站发车,下午4点35分到达西安北站,途经长沙南、武汉和郑州三个车站。二等座票价813.5元,一等座票价1301.5元,商务座票价2568.5元。针对网友的疑问,华商报记者昨晚分别致电广州南站和广铁集团。广州南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网友所反映的“2元高铁票”其实是“乘车证签证”,铁路系统的内部职工因公出差等原因才可以签这种票,但必须要证件齐全、手续齐全。
广铁集团的一名客服人员告诉记者,铁路职工签票必须要有铁路工作证、铁路出差证明书和乘车证等三证才能办理,2元钱是签票的手续费。
是不是每个铁路职工都有一定的“免票”名额?乘车的区间、席别是否和职务级别挂钩?广铁集团的客服人员说,没有名额之说,因为铁路职工签票都需要当事人的单位出具出差证明,所以签票都是根据工作的需求定的,一般因公出差都是可以的。至于乘坐区间、席别是否挂钩,该客服人员并没有回应,只是称铁路内部职工签票是一直都有的。
那车票上为何没有乘车人的姓名呢?广铁集团的客服人员解释称,工作人员持有工作证,便能证明他们的身份,所以签票上是没有乘车者姓名的。
法律人士:要防止以出差名义旅游
昨日,这名西安网友的“2元高铁票”微信内容也被其他网友转发,有网友提出质疑,铁路是国家的,如此内部福利是否可行,是否应该有一定的次数限制?
昨晚,知名法律人士郝劲松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称,从理论上说,2元的高铁票确实侵占了国家的资源。“火车上的座位是有限的,你占了一个座位,就少卖了一张票,比如一张原价500元的票,内部人员只要2元钱,相当于国家少收入了498元。”但铁路签票的出发点是因公出差,又是为了铁路事业,这一制度也有合理性。
“当然,也不能排除一些铁路内部职工以出差的名义去旅游,这就需要铁路部门加强内部的监督管理,避免这类现象发生。”郝劲松还建议,对于网友的质疑,铁路部门不妨将相应的制度、每年有多少内部签票、内部职工是否有预留名额等问题及时回应,消除大家的疑问。
铁路“内部票”是一笔糊涂账
据悉,铁路“公免”已有十多年历史,它是指在铁路系统工作的职工因为工作需要每年统一发放的年度免票,铁路职工只能在因公出差或乘车回家时使用。全国铁路系统职工多达数百万人,但“公免”不限使用次数,且在实际使用中不一定是“因公而免”,这不仅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抢占”了许多普通乘客的座位。
2002年起,铁路职工“乘车证”开始受限,需要经过严格审批。据报道,仅成都铁路系统每年就将因此而“腾”出10万个甚至更多的座位。
铁路部门在火车票资源配置这个源头上,一直以来都存在内部票问题。2012年,一位网友捡到一张从西安到深圳的2元火车票,引发网络热议。2013年,上海铁路局工作人员称,以前内部票很多,现在基本上不可能了。内部票究竟有多少,审批是否有可靠的监督,这些都成了公众心中的疑问。
2013年春运期间,曾有北京律师向原铁道部发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内部预留火车票”的预留总数及具体数据,以及“不同票种的发放程序、发放规则”,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看到有关方面作出明确答复。
“内部票”事实上成为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必然会为“内部人员参与倒票”提供一种极大的便利。(腾讯新闻综合中新网、新闻晨报 (微博)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