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摆沙场 水冶秋点兵
这是中核集团首次开展的铀水冶工职业技能竞赛!
这是第一次在铀水冶生产一线举办的“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进”、意义和形式独特的技能竞赛;通过这次竞赛,“比、学、赶、帮、超”在中核集团地矿系统各铀业公司蔚然成风!
10月30-31日,由中核集团人力资源部主办,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及其所属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承办的铀水冶工(离子交换)职业技能大赛在地处“铀都”相山的金安铀业公司水冶厂摆开了“擂台”,来自北方、蓝天、金瑞、金宏、金安等五家铀业公司铀水冶工(离子交换)共计22人参加了大赛,金安铀业公司周勇江、张传胜分获第一、三名,金瑞铀业公司肖勇获第二名。
中核集团和地矿事业部领导希望全体铀水冶工要把大赛的精神带到平时的工作中,形成一个长效的学技术、比技能的机制。
赛场:亮出自己的绝活
多年的积淀成功夫!多年的用心亮绝活!
10月30日,22名参赛人员分上、下午进行了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
金安公司水冶厂离子交换厂房,老水冶工技师周勇江有扎实的岗位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扎扎实实地干了这么多年,检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他犹如一名深谙其道的老匠人,满脸的自信。在竞赛中,他一丝不苟,坦然面对。拿出平时认真工作的那股干劲,每一个流程严谨仔细、规范认真,细查各塔运转是否正常,每一项每一步的操作规范到位。在设置故障排除的答辩中,面对考评员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真金不怕火炼”,大赛第一名的成绩实至名归。
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规定提前一天到技能操作比赛场地熟悉现场,但有的单位参赛选手提前二天赶到熟悉现场;有的员工为了不耽误考试,上完零点早班不下厂房直接参加了比赛;不当班的员工都能自觉主动放弃自我调休时间参加考试。
重视:全方位的积极联动
根据集团公司和地矿事业部的要求而举办的本次职业技能大赛,全面地检验铀水冶工(离子交换)操作技能水平,促进铀水冶工(离子交换)操作技能的提高,提高铀水冶工艺质量,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锻炼技能人才队伍。
为切实做好本次职业技能大赛的各项工作,集团公司成立了大赛组委会,全面负责技能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地矿事业部相关人员组成竞赛办公室,具体负责本次竞赛活动的日常工作。设立裁判组,负责整个竞赛的裁判工作;设立仲裁组,受组委会的委托,为确保竞赛公平、公正,对整个竞赛过程现场监督,对竞赛中发生的异议和申诉进行仲裁;设立赛务组,全面负责有关后勤保障和赛务工作。
金安铀业公司党政班子对本届职业技能大赛高度重视,将大赛组织工作提到重要工作日程,成立大赛筹备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尤其把水冶厂离子交换厂房的文明生产作为一项重要赛事准备工作来抓。
为保证竞赛顺利进行,集团公司和地矿事业部指定专家制定了详细的竞赛技术支持文件;大赛前三天,裁判组和仲裁组全体成员集中封闭工作,中断通讯,组卷和出题。为保证竞赛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制定了《职业技能竞赛评分表》,要求在操作竞赛中,严格按竞赛评分表的要求逐项考核、打分。制定了理论考试考场规则、技能操作考场规则、参赛人员须知,要求参赛者严格遵守。
裁判组的裁判员在技能操作比赛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把握评分标准,不走过场,认真履行职责,公平、公正做好每项评分,保证分数的真实性。在考评过程中,严谨细致、认真负责,把每位参赛人员的考评情况仔细记录下来,让员工查阅,进行对比,做到公平公正,消除员工顾虑。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逐一对照标准评定。考评结束后,对参赛人员不足之处给予指正,规范了生产操作,促进了参赛人员技能水平的提高,也为水冶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仲裁组的仲裁员,不辞辛劳,马不停蹄地奔波、巡查于厂房各赛点之间,确保大赛的有序性和公平性。
亮点:是特点,也是创新点
——为生产而比赛,以比赛促生产。通过竞赛,优化了水冶工艺参数,竞赛成果得以在生产中应用。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参赛员工均为铀水冶生产线操作工,以操作为主,所以确定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70%,比较科学、合理,得到了参赛员工的普遍认同。
——体现了参赛的广泛性。中核集团地矿系统所属矿山的5家铀业公司组队参赛,创地矿系统职业技能大赛前所未有的纪录。
——激活员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全体参赛员工参赛积极,学技术、比技能的热情空前高涨,为本次竞赛的成功奠定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意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一是可在各铀业公司推广。这次铀水冶工大赛的经验,可以推广到铀矿井下一线的地质、物探、测量等井下作业工种中进行工作竞赛。
二是值得在技师考评工作中借鉴。过去技师考评,基本是限定工种和岗位进行考评。今后的技师考评,可以参照本次竞赛形式,打破工种界限,到生产现场考核,按理论和操作考核的成绩决定考评结果。
三是竞赛考核方式可以在生产单位全员绩效考核中借鉴。生产单位全员绩效考核工作中最难的就是对技术、技能人员的准确、公平、公正的量化考核。如果平时生产中能按竞赛中对现场操作和生产工艺参数进行实时考核和记录,并及时将量化考核结果与绩效、效益工资挂钩,员工就会对考核结果心服口服,员工生产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应该可以充分调动、挖掘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推动生产技术、工艺创新,促进生产发展。(李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