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省庄艺术家群落崭露头角 追寻“画家梦”
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北面,有一个名叫省庄的村子。这里活跃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原生态艺术群落——五六十名自由职业画家在租住的民房内搞艺术创作,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也有南昌大学教授甚至旅美画家。这些青年画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屡获国家级大奖。为此,有人称之为“后街现象”,因为它突破了江西艺术院校毕业生难走专业路的藩篱。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个原生态艺术家集聚群落。
探访
后街“油画村”的形成
14日上午,记者在省庄探访时看到,道路两边商铺林立,好不热闹。南昌大学的师生们管这一片区域叫“后街”。
在一栋厂房内,韦宇朋正在创作一幅油画新作品,创作室内摆满了各种作画材料。这位1985年出生的小伙子是广西柳州人,2007年就读于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综合绘画专业。大学第二年,韦宇朋开始和几个同学在后街租民房搞创作。
“当时,学校为安全考虑,不允许学生在外租房住,除非有父母的签字。”对此规定,韦宇朋和同学打了一个“擦边球”,白天在后街租房内搞创作,晚上回学校宿舍睡觉。他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就已有南昌大学美术类在校生或毕业生到省庄村后街租房——这就是“油画村”的最早雏形。
2011年,韦宇朋大学毕业,也没去找工作,就整天窝在民房内画画。也就在这一年,已有20多人在后街租房搞艺术创作,这其中既有南昌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也有江西师大毕业生,甚至还有职业画家。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这一群人自然形成了我省首个原生态艺术群落——他们没有工作,整天窝在民房里画画,并且直接把作品交给市场来检验。
近年来,艺术家(包括南大教授、旅美画家等)迁入省庄后街速度呈上升趋势,到目前,规模已经达到五六十人。随着艺术家逐渐形成规模,后街开始被称为“画家村”,成为江西首个原生态艺术家集聚群落。
寻因
有朋友有梦想,简单纯粹
后街为什么会出现“油画村”?通过采访,记者发现,这群人有许多共同点——找工作四处碰壁却又怀揣艺术梦想。
1989年出生的自由职业画家李仁琚是云南大理人,家境较差,在南昌大学求学期间,他也是“后街”一分子。2011年毕业后,李任琚为寻梦加入了“北漂”一族,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闲暇之余,他经常去宋庄闲逛。“每次到宋庄,我都会想起后街的日子——有朋友、有梦想,简单、纯粹!”一年之后,李任琚毅然决定回南昌后街继续追求自己的画家梦。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后街“油画村”的画家有进有出。进来的既有外出寻梦不得志而回归群落的“游子”,也有慕名而来的外省青年画家;出去的则有满怀希望的应届毕业生,也有迫于现实压力而外出寻出路的画家。而坚守在后街的画家们也在“挣扎”中成立了“八零油画学社”(该学社有20多名成员,韦宇朋为社长,南昌画院特聘画家蓝葳为副社长),并取得了不俗成就。
目前,这群年轻的油画家们的作品开始在全国各大展览中崭露头角,一部分画家的作品还被中国美术馆、成都美术中心等专业机构以及画廊和收藏家收藏,部分作品还在全国大型油画展中获得殊荣。如1989年出生的蓝葳(南昌画院特聘画家)首次参加全国美展,就获得我省三个入京参展资格之一。
特写
以画养画求生存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群热血青年为追梦,一直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着。
“刚毕业时,兜里根本没什么钱,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韦宇朋告诉记者,以前到朋友家蹭饭是常有的事,而吃泡面和面条则成为毕业后的生活“新常态”。
“家里不会寄钱给你们吗?”“会,但我们都把钱用在了画画上——买画布、颜料、画笔等各种材料。然后画一些小幅油画,拿去市场上卖。人可以饿一两顿饭,但画不能‘断粮’。”韦宇朋说,“以画养画养自己,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
记者采访得知,其实上述情况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最令他们无奈的就是为了生存不得不低价出售作品。2012年,口袋里只剩下2000块钱的蓝葳想卖画“度日”,刚好有一个收藏家看中了他的画(该画曾参展“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提出愿意以3万块钱购买,蓝葳忍痛割爱。不料,一年之后,山东省美术馆也找到他表示要收藏这幅画,并给出了30万元的高价。可是画已经被藏家买走了……
效应
“后街现象”引发民营资本关注
“后街现象”已经引发社会民营资本的关注。目前,已有数位艺术品收藏家、画廊老板将“后街”内的一座废旧厂房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并将散居在出租房里的画家聚集在一起进行艺术创作。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说,近三年是南昌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时期,这与民营资本的进入有很大关系。比如子易堂、大丰堂等都有民营企业的支撑。“民营资本进入艺术市场,获利是一个重要的目的,艺术品收藏带来的企业地位与形象提升也是其追求之一。”省书画界人士谭无名称。
“同时,民营资本的进入也能让艺术家群体‘获利’。”后街艺术家群落中的部分画家说,搬进文化创意园更“体面”,无论是创作条件还是吃饭问题都能得到保障。“为我们创造出更多精品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解读
突破艺术生难走专业路之藩篱
“从精神特质和生活方式的相似性看,后街艺术家实际上成了南昌自由职业艺术家的代名词。”谭无名告诉记者,相比北京、广州、上海等有美术专业学校的地方而言,从经济和艺术氛围上看,南昌没有一个形成艺术自由群落的条件。但是,后街艺术群落的画家用热情、创作和激情,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后街现象”,并突破了江西艺术院校毕业生难走专业路的藩篱。
“熟悉美术院校的人都知道,即使在专业的美术院校,也有大部分毕业生最终不能成为专职画家,他们大多为生计所迫,进入装潢、设计等相关行业。”南昌大学美术类专业大四学生林成宝告诉记者。
南昌大学教授卢杰,是我省著名油画家,他向记者透露,受后街年轻画家们的激情感染,他也即将搬入“后街”搞创作。卢杰说,“后街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与前湖高校园区这个平台分不开。前湖高校园区使“后街”有了文化艺术氛围,这些画家的作品要取得展览的社会效益离不开高校的平台支持。
“但这些80、90后画家能够完全放弃工作,把生存和作品都交给市场的做法是令人钦佩的。”卢杰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后街艺术家群落取得了成就,这在全国都鲜见。“后街现象”的出现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他们不仅为江西艺术创作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而且即将成为江西艺术创作群体中强有力的队伍。(来源:信息日报 记者 袁思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