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全力推动法治江西建设
●王直平
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首次尝试省人大省政协立法协商,注重跟踪问效,推动建议落实……一件件大事,一桩桩实事,2015年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凝心聚智,重质求效助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回顾过去一年省政协社法委的履职历程,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张莉如数家珍。早在去年初遴选新一年调研视察课题时,省政协社法委就在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的主持下,提出了围绕推进法治建设、关注社会民生的履职思路,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2015年,省政协社法委积极作为,切实发挥委员主体作用,通过生动的履职实践,在关注社会建设、聚焦民主法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诚信
推动法治江西建设更上一台阶“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是推动法治江西建设的关键环节,必须深入调研,强化顶层设计和工作计划,及时为省委、省政府建睿智之言。”省政协将“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确定为2015年二季度常委会协商课题,由省政协社法委牵头,与省政协民宗委共同承担。去年4月至5月,省政协组织多个调研组,分赴赣州、抚州、宜春、吉安4个设区市和8个县(市),围绕“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推进法治江西建设”进行专题调研。2015年6月25日,在省政协十一届十二次常委会议上,省政协就“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推进法治江西建设”这一主题与省直有关部门进行专题协商。“要加强诚信教育,弘扬诚信文化;法规制度先行,完善平台建设;强化政府诚信,培育征信市场;奖惩双措并举,健全监督体系……”会上,7位参加了调研的省政协常委、委员围绕主题从不同方面作了专题发言,得到时任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李炳军的充分肯定。会后,省委书记强卫对省政协报送的《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建议案》作出重要批示。为让“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协商成果社会效应最大化,省政协还将其报送全国政协,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杨晶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下对有关建议进行研究,提出加强和增进政府诚信、政务诚信的有效措施。
勇于尝试
迈出“立法协商”第一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全国各地勇于尝试者鲜有。2015年,省人大和省政协共同迈出我省“立法协商”的第一步。4月初,省人大主动提出将正在修订的《江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草案)》提交省政协进行立法协商,听取省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该项工作由省政协社法委具体组织实施。协商会上,委员们就《条例》(草案)中矿产资源招标、拍卖、挂牌造成的安全隐患、相关条款与法律责任不对称、个人取得探采权可依法继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建议,得到了《条例》(草案)的具体起草单位省国土厅有关负责同志的一一回应,表示在《条例》中予以完善。省人大法工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后将把更多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草案联合政协进行协商,共同推进法治江西建设”。与此同时,社法委还紧紧围绕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存在的问题,有序开展民主监督,如对“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检察机关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法律监督工作”“南昌市餐厨垃圾处理”等课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相关工作更好地落实。此外,省政协社法委组织肖萍、刘卫东、刘良欢等委员围绕法治江西建设献计献策的提案有数十件,不少建议得到了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等党政部门的积极吸纳,省政协社法委为提高我省立法质量,实现良法善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跟踪问效
推动意见建议有效落实党政有要求,群众有呼声,就是省政协社法委履职的重点。去年,社法委继续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提案和调研成果加强跟踪问效,推动相关意见建议得到落实。对《关于加强我省普法宣传教育的建议》提案进行了重点督办,省司法厅很重视,对提案进行了认真办理,出台了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施意见、健全完善普法教育体制机制、加强社会普法教育、全面推广法律顾问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对《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提案进行了重点督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等承办单位对提案进行了认真办理,提案所提意见建议得到较好的落实。省财政厅继续加大投入,增加安排食品等抽验专项资金4000万元。对2014年向省委、省政府报送的《关于加大我省住房公积金归集力度提高使用率的建议》进行了跟踪问效,2015年6月,省住建厅出台《关于提高江西省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促进住房消费的指导意见》,在公积金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异地贷款和公积金提取、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等方面充分吸纳了省政协社法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