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创知识产权中介进高校"跟踪服务"

18.02.2016  11:49

  介入研发全过程,提前锁定高价值专利及时转化

  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一楼的一间办公室门口,挂上了“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中心”的牌子。这家中心是学院与江苏钟山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共建的,旨在提前介入科研项目研发全过程,从而锁定高价值专利及时转化,这种合作模式目前在我市尚属首家。

  运营中心就在学院一楼楼梯处,很显眼。正值学校放假,几位留守搞科研的老师还专门来“串门”。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埋头搞科研,一个课题结束了,才想起来是否可以申请专利,碰上手头事务忙,也就耽搁得没了影。现在专利服务机构直接开在学院,“串个门”就能搞定专利申请,太方便了。

  而在学院看来,主动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引进学校,远不止方便专利申请这么简单。学院副院长孔祥浩告诉记者,全院90位教师,仅去年就申请发明专利100多项,授权50多项,占全校的十分之一,但九成以上专利都是申请完了就沉睡,谈不上任何运营。有的教师自己找路子,将专利转让给合作的企业,或是与企业合作开发。比如学院的陈照峰教授发明了一种真空绝热材料,可以把玻璃拉成微米级的细丝,摸起来手感就像棉花一样松软,刚刚下线的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机身也用了该材料保温。去年,苏州一家企业机缘巧合,看中了这项技术,目前,该企业用这一专利产生的效益就有上亿元。“算下来,学院目前已申请七八百项专利,授权占一半,每年都花费不菲的费用来维护,为何不能利用他们产生价值呢?”孔祥浩说。

  无独有偶,江苏钟山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也看中了高校这一巨大的专利富矿。公司市场部副总监徐燕说,他们一年代理申报专利2000多项,其中一半都在高校。如果能入驻高校,除了能直接服务高校专利申请,也可以挖掘一些高价值专利进行转化。

  两家一拍即合。上月底,双方达成协议,共建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中心。中心分专利代理、市场推广和综合管理3个部,瞄准学院航空航天材料及成型、重大装备与核材料(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储能3个科研方向,为教师提供资深专利代理人,深入课题组进行专利策划和挖掘。此外,中心还成立专利价值评估专家组,对学院现有的有效专利进行价值评估,锁定高价值专利进行转让、质押和融资等转化。

  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代理机构较早介入科研项目研发全过程的做法在我市尚属首次,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新工作方式的一种好办法,提供了一个专利代服务机构向高校科研项目提供前端介入的新模式,有利于提升专利服务质量,有利于高价值专利的产生、转化以及带来高校知识产权工作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校企知识产权合作的新模式。(南京日报 记者 毛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