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区域布局第一批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26.02.2016  13:34

  【编者按】 当今时代,具有知识产权内涵的产业和区域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和区域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国家知识产权局从2015年开始启动的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工作,其目标就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市场经济属性,形成以知识产权资源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为知识产权强省和强国建设奠定基础和提供支撑。从即日起,本报将推出“透视知识产权区域布局”专题报道,关注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及试点工作动态,聚焦理论研究成果,展现各试点地区结合地方特色、大胆探索创新,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经验做法。

  “出门旅游,需要交通地图。开发矿产,需要地质地图。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我们需要一张知识产权布局地图。”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支苏平向记者介绍,作为知识产权区域布局第一批试点地区,江苏正结合实际开展知识产权资源调查摸底、知识产权区域布局综合评价等各项工作。其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绘制这张可视化知识产权布局地图。“有了这张地图,我们就可以摸清‘家底’,破译江苏省各行政区域和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密码’,构建以区域为横轴、产业为纵轴的全景知识产权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建立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支苏平说。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知识产权资源多而不优,与创新资源结合不够紧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提升,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13年开始探索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这项全新工作,就是要从知识产权的资源属性入手,以区域为载体,通过摸清全国和地方知识产权‘家底’,明确区域性知识产权资源、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协调匹配关系,形成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切实促进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先行先试,支撑创新发展

  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浙江省宁波市、山东省潍坊市、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等7省区市为知识产权区域布局第一批试点地区。自此,这项推动区域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向精细化转型的基础性工作正式启动。

  “不难发现,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的启动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这三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几乎完全同步,这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区域层面实现路径的新探索。”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刘凤朝表示,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正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于“五大发展理念”,尤其是将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战略决策所做出的超前安排。

  日前,宁波市和重庆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方案。宁波市提出,到2018年,基本完成专利区域布局试点工作,建立以专利发展为导向的政策、组织、人才三大体系,推进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协同,提高全社会专利布局意识,增强企业专利风险防范能力,提升重点优势产业竞争实力,全面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重庆市强调,从“6+1”重点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特色产业中选择部分产业进行试点,着力完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政策体系,着力优化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从上述两地的试点方案可以看出,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是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具体实践探索。因此,这项工作具有深化改革和促进创新的双重功能。”刘凤朝分析称,“以专利为例,从技术发明角度看,它是研究创新活动的成果和产业化的技术前提,从这种意义上说,优化知识产权布局可提高研发活动和产业转化的效率;从社会关系角度看,专利又是激励发明创造的制度安排,从这种意义上说,优化知识产权布局能够改进社会的资源配置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的调节作用,从而深化我国的体制机制改革。

  协同推进,重构创新格局

  “在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新形势下,更需要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做好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工作,以便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创新资源相结合,共同实现地方的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姣娥坦言,知识产权区域布局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引导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定知识产权导向目录,明确基于区域和产业发展需求的知识产权及相关资源整合方向。在王姣娥看来,这有助于实现从知识产权服务跟随向决策支撑转变、从知识产权自身发展向服务经济转变、从单纯专利分析向融合分析转变。

  “制定知识产权导向目录是服务于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工作的重要抓手。”王姣娥表示,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目录》不同,知识产权导向目录的核心是分析知识产权活动与科技教育、产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并以分类指导为原则、以布局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为目标,推动形成以知识产权资源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模式,明确发展方向,并提出区域资源配置和政策优化调整的政策建议。“这有助于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区域发展、产业规划、科技等部门之间搭建新的对话平台和沟通机制。”王姣娥说。

  “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工作是推动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实现知识产权科学管理的关键一环,更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负责人同时表示,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属于一项基础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工作,没有成熟的工作模式和国内外经验可供借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重点推进基础理论研究、地方布局试点、规范化建设三项重点任务,通过前瞻性理论研究为布局工作构建系统性、基础性和支撑性的指导和支撑;通过地方试点探索形成中央地方联动的协调推进机制,形成政府指导,各方参与的研究支撑体系和专家咨询体系,培养人才队伍,并验证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构建系统性的标准规范和操作指南,夯实工作基础,为在各层面推广有益成果奠定基础。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与试点地方以及各相关机构协力推进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各项工作,探索知识产权资源与区域科教、产业、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机制,引导并实现创新资源的区域集聚,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融入区域经济建设。(知识产权报 记者 王宇 通讯员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