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亮:破坏文物违法成本低,更需严加实时保护
9月11日,网友爆料称,有人在故宫铜缸上画心刻名字,呼吁故宫博物院报案。该事件引起网友热论,并对游客在古迹上刻字的行为表示指责。对此,故宫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类刻画事件,故宫每年都会发生,他们也会视情况调取监控,向公安机关报案。(9月13日《京华时报》)
在故宫,有300年历史的一铜缸,竟因一对恋人秀恩爱被刻得满目疮痍。面对这一糟蹋文物行为,没有人可以容忍,必须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
从故宫方面的回应看,之所以频繁出现此类刻画现象,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事实的确如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罚款数额为200元以下。如果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公安部门还可以对实施破坏者给予拘留;严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破坏者进行赔偿。显然,这类刻刻画画,在破坏程度上比较轻,法律对他们的制裁不会重到哪里去,这就导致了违法成本太低。
但在笔者看来,法律的制裁永远是置后的。就算立法跟进了,终究破坏了的东西已经破坏。特别像文物这类瑰宝,极其稀有且又不可再生,即便法律将破坏文物者置于死地,对被破坏的文物来说也已于事无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法律再加大对此类不文明行为的制裁,也只能起到震慑和对涉事人的惩戒作用。而确保文物不受损,只有做好实时保护才是根本。而且,越是立法不到位,越应在这方面有作为。
故宫是国家的一种象征,里面遍地文物,汇集着中华灿烂文化。国家将其交给管理者,管理者理应深知身上的重担,并履行起保护使命。切不可用立法不到位、没有行政执法权等为自己的失职推责。在具体操作中,笔者觉得,故宫方面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就能扼住那些对文物乱刻乱画的不文明之手。首先,要对所有文物进行等次分级,然后按照分级设置保护等级。特别对于那些重点文物,该设隔离栏的就设隔离栏,该不让游客接近的就不让接近,绝不能因怕受指谪,在不作为中遭了不文明游客的黑手。其次,要舍得加大保护文物投入,该增添监控设备就增添,该架设预警装置就架设。同时,更要多配备文物管理员,让他们分工明确的履职于各文物现场,肩负起实时保护文物的责任,这是确保文物不被破坏的最重要抓手。其次,还应设立举报平台,出台重奖机制,激励游客投身到监督和阻止破坏文物的行列中,发挥群防群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