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石的“红”日子
□彭国正
从千年古邑—南城县溯南而下,有一湖名洪门湖,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江西省第二大越冬候鸟基地,每到冬春季节,候鸟南徙至此,这里便成了鸟的“天堂”。猴年初春的一个下午,邀三五好友,驱车十几公里,来到湖区。果然。伫立湖面,时而互相追逐、时而高空翻飞、时而凌波踏水的候鸟构成一幅美妙图画。
“洪门湖不仅有青山绿水,而且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还生长着红色的‘基因’,正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巧干实干、争创一流的苏区精神,才让这里实现了绿富美的新跨越。”湖区管理人员告诉我们,除了看绿,这里的红色也颇值得一品。因为淹埋于洪门湖之下的硝石古镇是当年第五次反“围剿”腥风血雨的主战场。
硝石战役,熟悉红色发展历史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场第五次“反围剿”中出现的“左”倾领导错误指挥而导致红军重大损失的重要一战,是“反围剿”从胜利转向失败的转折点。
漫步于硝石战役遗址,眼前废弃的碉堡、深挖的战壕、遗留的弹壳一下子把思绪拉到了80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掌握红军领导权的博古、李德等人,摒弃毛泽东、朱德在前几次反“围剿”中克敌制胜的正确战略战斗,而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堡垒对堡垒”等一套错误打法,严令红军攻打南城的重镇——硝石镇,意图乘胜收复黎川。然而硝石独特的地形条件构成了易守难攻的特点,驻硝石之敌24师更是以碉堡、交通壕沟构筑严密的防线。从10月8日开始,攻击硝石的各红军部队进入预定位置,开始强攻,至10月11日,总共发起猛烈冲击六次,其中肉搏两次,都因硝石之敌防御防线的坚固而失利。10月13日,在南城之敌3个师向硝石增援的情况下,红军无奈撤离硝石,至此,持续了一周时间的硝石战役结束。
硝石战役,红军部队虽然英勇战斗,但因为“蛮干”而失败告终,教训十分深刻。
“现在我们硝石湖区的人记住了这教训,巧干加实干,选准绿色崛起这条路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呢……”为我们讲完这段红色的历史,湖区管理人员又拉着我们前往距离硝石战役遗址不足3里的洪门镇硝石渔场。
泛舟湖面,水波粼粼,水清鱼跃,渔场主人邓火平是土生土长的硝石人,经营渔场已有十多年,听说有客人来,他驾着船前来接站。“我们是革命老区渔民,以前过着风里来、浪里漂的生活,因为穷,姑娘嫁不到好人家,小伙娶不着新媳妇。大家穷怕了,都希望早点走上致富路。”
说起现在的生活,邓火平脸上笑语盈盈。他告诉我们硝石库区如今成立了“江西省益仙养殖有限公司”,组建了合作社,2万多亩的硝石渔场全部采用“人放天养”,注册的“洪门醉仙湖”牌鳙鱼如今成为了“江西省著名商标”;洪门鳙鱼也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从而成功通过了专家组的品质鉴评,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洪门鳙鱼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不仅如此,洪门鳙鱼等水产品还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产品”,被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有机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目前,我们硝石渔场在北京、上海、福建等十多个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去年水产总量4000多吨,创产值5000多万元,带动120多户渔民走上了致富路。
“老区日子‘红’,硝石战役的红色故事至今还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言犹未尽的老邓告诉我们:“过上现在的生活,护住这一泓清水咱也走过不少弯路呢!”原来,就在十几年前,硝石水域也曾有过伤痛,许多承包外来户如“潮水”涌到库区,在水库“圈地”“布网”,大量养鱼、养蟹,为了追求经济利润,他们大量使用化肥、饲料和饵料养鱼,使库区水质越来越差。而来此定居的鸟类也开始“遭灾”,猎鸟者把这里当成了“乐园”,许多库区的渔民也铤而走险,参加到非法猎鸟中,库区过去鸟儿成群栖居、觅食的画面消失了。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永葆这个饭碗生金吐银。发展要对路,就像硝石战役那样逞一时之勇,蛮干快干肯定不行。”随行的洪门镇党委委员彭耀峰说,三年来,镇里已经断然拒绝了三个想要登上硝石来“合伙”生财的网箱养殖项目。夕阳西下,渔舟唱晚。驶离湖区,回眸之际,只见山上满目苍翠,库面清纯碧绿,空气格外清新,不时还有几只鹭鸟掠过天际,留下美好的剪影。身居硝石的老区人,在“红色”精神的传承中演绎着他们美满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