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北大后勤乱象”有必要“放大”来看
原标题:周磊:“北大后勤乱象”有必要“放大”来看
12月15日,关注工人问题的北京大学学生社团马克思主义学会微信自媒体上发布《北大后勤工人调研报告》,报告称61名北大学子访谈了100名北大后勤工人,结果发现北大36%的后勤工人根本没有劳动合同;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一些保安无社保;工人们存在严重超时加班,工资仅2300元/月;绝大部分工人只能住地下室,很少有肉吃等等。(12月16日中国日报网)
高校后勤乱象其实见怪不怪,北大后勤乱象也无须“大惊小怪”。此类现象不只于北大存在,在其他某些高校同样还有生存空间。即便如此,《北大后勤工人调研报告》一出,随即引发社会广泛热议。道理不言而喻,堂堂国家最高级学府,人们向来都是满口的溢美之词,竟然“惊现”剥削劳工的“丑闻”,不免让人大跌眼镜。网民心理上遭遇了巨大落差,口头上自然就不会漠然处之。
报告中称,竟然高达36%的后勤工人根本没有劳动合同,还存在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一些保安无社保的情况。工人们存在严重超时加班不说,工资仅有2300元/月。绝大部分工人只能住在地下室,更有建筑工人追讨工资难,基本权益严重缺失等等。
此番看来,问题相当突出,任何一个稍有良知的民众都不会置若罔闻。试问,国家的一流学府,何以落魄到请不起正式工人,给不起符合规范的待遇?答案显而易见,恐怕不是请不起更不是给不了,而是不想请也不想给。“天子脚下”尚且如此,“长安城外”可想而知。我们不妨借此机会“放大”来看,仔细探寻“北大乱象”背后隐藏的猫腻。
调查报告所依据的访谈人数为100人,并且多为劳务外包及合作经营用工,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北大后勤工作人员的真实状况,却也在一定层面上说明某些社会问题的存在。这不得不引起有关当事人的注意与重视。。
其次,关注弱势群体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如今,扶贫政策惠民利民,天天有精准扶贫的成果涌现活跃在新闻里,却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看得见的贫困需要扶持,看不见的违规同样需要整顿。更何况北大的后勤工人只是社会的一个侧面,倘若连合规合法的待遇都无法满足,更谈何人性化的关怀?
此外,政府在关切城镇化进程中,无意间忽视了普通工人的输送和引导。对于制定的劳动者保护政策,一定程度上难以严格执行,持续遵循。不免出现违规乱象,监督机构是管不了还是不想管?纵然问题曝光,是及时惩治还是“投鼠忌器”做做样子?不独后勤乱象在北大存在,在某些高校同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更重要的是,一些工人在遭遇歧视和不公时,由于法律知识的缺失,往往无法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工人的束手无策,又在无意之中“助纣为虐”。
其实,大可不必等到灯亮了,才发现问题所在,更无需等到问题见光了,才去重视和解决,防范于未然永远好过亡羊再补牢。我们必须深挖“不和谐问题”的根源,并尝试提出合理可行的长效机制。学校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用工保障,切实敦促有关机构落实规章制度,及时整治在用人制度上存在的缺陷,改善和保障每一位员工的劳动权益,不给“黑暗”余留任何寻租空间。
稿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