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有社区组织旅游“变味”成购物 回应称没收商家钱
一居民买到问题珍珠项链退货难
如今不少社区为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每年春秋之际会组织辖区居民外出旅游,不仅增进居民们的感情,也给大家带来了快乐。然而有的社区在组织居民旅游时,却变了味,俨然成了一场购物活动,这可坑苦了居民。11月1日,记者调查发现,此类旅游背后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
◎组织居民游玩变成购物活动
熊老太今年69岁,是省城上坊路社区的居民。前不久,她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一次旅游活动。对于这次的旅游,熊老太憋了一肚子的气。
“社区贴了通知,说是组织辖区的老人到湾里区太平镇爬山,我们这里有许多老人报了名。”熊老太告诉记者,当时出发时,安排了两辆大客车,估计参加活动的居民有近百人。
前往湾里区太平镇的山路弯道多,坐车的人大部分又是老人,其中年龄大的有70多岁。有些老人不适应,出现了呕吐的现象。
虽然一路的辛苦让老人们遭了不少罪,但想到能一起爬山游玩,出来散心,大家也没有怨言,一直坚持到目的地。
然而,令老人们没想到的是,到达太平镇后,工作人员并没有让老人们去爬山。
“我们首先被带到一处蚕丝被销售点,在参观过程中,有的老人被说动了,购买了蚕丝被。第二站我们又被带到一个卖珍珠项链等饰品的销售点,在此处,我看中了一款珍珠项链,售价为168元。”熊老太说,当时她身上只带了六七十元,由于钱不够,带队的导游张先生借了100元给她。
接下来,她和其他老人又被带到第三站:销售不粘锅的地方。
“整个行程全被安排购物。中餐也极其简单,饭很少,菜也一点点,我根本没有吃饱。”熊老太说,工作人员还说要带他们去买土鸡蛋,许多老人吃不消,意见很大,社区便没有再安排购物,爬山的行程也取消了,他们于当日下午3时左右返回南昌。
◎社区成为商家“推销员”
“我们感觉被忽悠了,这哪里是去游玩,完全是带我们去购物。”让熊老太更为气愤的是,她购买的珍珠项链没戴几天,就断了。之后,她找到社区要求退货,但经过社区与商家沟通,商家只换了一条项链给她。
“当时想到是社区组织的活动,所以才放心买,结果没想到项链的质量这么差,我真是不想要,可是商家不给退货。”熊老太无奈地告诉记者,虽然那次到湾里区没有收费,但她对社区组织的所谓旅游很不满,她甚至怀疑社区是否得了商家的好处,否则怎么会带居民们去购物,成了商家的“推销员”。
11月1日,省城居民陈女士也向记者诉说了自己的一次遭遇。陈女士是省城东湖区的一名居民,参加过一次社区组织居民到安义县游玩的活动,说是去摘草莓。但是到达安义县后,竟然带着居民去参观商家推销的墓地,在最后才匆匆组织居民去采摘草莓。
◎社区:没有收商家一分钱
针对上坊路社区熊老太的遭遇,11月1日,记者向该社区负责人进行了了解。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前不久社区的确组织了辖区居民去湾里,但去湾里前,社区已告知居民会安排购物活动,然后再到附近的一个旅游点走一下。那次参加活动的居民有80多人,社区没有收居民一分钱,还给每个居民买了5元的保险。
该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熊老太所说的导游实际上是厂家人员,之前厂家在社区宣传,后来社区才组织了这个活动。
“我们这辆车的居民在购完物后,没有再去旅游点,是居民自己不愿去。”上坊路社区负责人还称,他们没有收商家一分钱。
而对于熊老太所购项链出现问题能否退货一事,该负责人表示,之前商家已经为熊老太换了一条项链,现在要退货,她无法处理,熊老太可以自己与商家交涉。
文/记者吴剑锋
即时·点评
社区组织居民出去游玩,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好事,既让居民朋友们愉悦身心,同时在旅行过程中互助友爱的精神得以发扬,又能进一步融洽邻里关系。可这种旅游团却更要求严密的组织管理,因为参与者多为老年人,而老人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保障他们安全来回、开心游玩是组织者应尽的义务。曾经有段时间到处都是老年旅游团,价格低廉,吃住环境不说,购物繁多才是这类团最主要的特点。可在《旅游法》今年10月1日实施后,这类团慢慢看不到了,可想不到的是在社区组织的旅游中又出现了,只不过是旅游地点都安排在周边。如果社区真的没有收商家的钱,就仅仅想做个好事,那就请认真负责地把好事真正做好。而老年朋友们如真想去旅游,还是联系正规的旅行社为宜,毕竟要真出现意外,牵涉到赔偿等问题的时候,有正规的旅游合同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权益。评论员叶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