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全面暂停“问题”乙肝疫苗接种

25.12.2013  11:09

  东南网12月24日讯 近期,多个省份接连发生疑似“疫苗致死”案件,让不少人担心疫苗的不良反应问题。记者今日从福建省疾控中心了解到,福建省全面暂停康泰乙肝疫苗接种,已经紧急从大连调运78万支一类乙肝疫苗。

  据省疾控中心监测系统显示,今年我省未发现乙肝疫苗接种后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显著升高,无疑似乙肝疫苗接种后死亡病例报告。针对近期以来连续出现的“疫苗致死”事件,福建省对基层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已布置实施了三项应对措施,一是请各疾控中心通知辖区医院和接种门诊立即全面暂停康泰乙肝疫苗接种;二是请各医院和接种单位做好儿童家长有关乙肝疫苗接种的解释工作;三是请各地尽力组织目前现库存的其他品牌二类乙肝疫苗,优先提供给母亲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二类乙肝疫苗收费应做好告知。

  此外,省疾病控制中心第一时间联系大连汉逊乙肝疫苗生产厂家,紧急请求调运78万支(26万人份)一类乙肝疫苗。大连汉逊乙肝疫苗将于今晚从大连航空运出,预计周末前后能供应到各接种单位。已接种一两针康泰疫苗,再接种其他品牌不会影响免疫效果。但省疾控中心提醒,不同疫苗的序贯免疫程序临床试验资料不多,在有条件情况下最好使用同一品牌疫苗。

  相关链接:乙肝疫苗接种主要人群和注意事项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越早越好。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乙肝疫苗接种禁忌包括: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以及抗生素过敏者;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