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场播“国歌”、飞奔“走片”:香港戏院那些年
中新社香港12月8日电 题:离场播“国歌”、飞奔“走片”:香港戏院那些年
中新社记者 卢哲
这是一张特殊的香港地图。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明了香港戏院的位置——“没想到吧,在上世纪末,最多的时候,有139家戏院耸立香港街头。”
1920年代,香港开始有零星的电影放映活动。50年代,香港岛和九龙集中了几十家戏院,到60年代,新界各区甚至离岛,也开设了戏院。到1969年,香港共有戏院103家,座位总数12万,为全球入场观影人次最高的地区之一。除了放映电影,戏院亦是举行音乐会、剧团表演、甚至接待外宾的场地。戏院,成为香港人重要的娱乐场地。
从“拉衫尾”到飞奔“走片”
“小时候跟着家人去看午夜场最开心。”香港艺人黄秋生说,“那时都是街坊一起看电影,人情味很浓,也很随意。看到不好的情节,大家一起骂着往屏幕上扔瓜子壳,那种全场同心的感觉,好难忘。”
与港岛“上流社会格调”的西片院线不同,主要放映华语片的“地区院线”是居民聚会的场所。小孩扯着大人的衣尾就可免票入场看戏,因此衍生出“拉衫尾”一词。
“还有一个词叫‘走片’”,香港功夫电影人陈观泰回忆说,:“就是几个影院共享电影拷贝。一个影院播完,职员要抱着五六本大拷贝骑车去下一个影院,一路狂奔,迟了只能在屏幕上告知观众‘走片未到’。”
一百多家戏院亦有各自风格。有些会在片尾播放步操节奏的军乐催促观众离场;有些则在散场时播放英国国歌配上女王骑马展步的片段;有些会用抽奖刺激门票销量;有些则联手赞助商赠送礼品给观众……“那真是各显身手,最热闹的时候。”陈观泰说。
“电影广告画师”的消失
据曾为香港各戏院绘制大型电影广告画的周强师傅介绍,彼时有新电影上映,各大戏院会分头找画师,提供剧照或电影宣传资料,画师自己再创作,把剧中经典造型配上导演、主演的姓名及上映日期等资料,变成一幅可悬挂于戏院大楼外的巨幅广告画。
“那时候有一百多名师傅,其中名气大的十几人,行内还评出了‘四大天王’,画师是当时电影业不可或缺的职位。”周强说,到了80年代,电脑喷画兴起,人手绘画的广告画慢慢消失,“到了2000年,全港戏院完全弃用传统手绘电影广告画,画师的年代,就此结束。”
从“影宫”到商场:不可阻的变迁
2000年之后,各区的戏院亦逐渐消失,昔日戏院林立的湾仔、深水埗、上水及大埔铁路沿线,目前一家戏院都没有。
“今天,我们进电影院,都得先踏足购物商场。在香港这个崇尚消费的大城市,电影院已无可选择地变成购物商场的附属品……与旧日建筑风格各异、鹤立鸡群于闹市的单栋戏院难以比拟。”题为《旧日戏院昔日情》的展览近日在香港电影资料馆开幕,展览的开场语如是说。
“以前的戏院富丽堂皇,有大堂、水池、雕饰,还贴着对联。进驻商场以后,都没有了。”香港电影资料馆馆长杨可欣说,作为大众娱乐的电影,随着时间演变成不同的形式无可厚非,而用展览来怀念昔日的戏院文化,亦是见证演变的过程。
“当然这是不可阻的,就像江河总要入海。”周强说,“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告诉下一代,曾经的电影与我们的生活是如何一番景象。”(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