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秋拍两极分化:名家精品遭争抢普品少人问津
原标题:艺术品秋拍两极分化:名家精品遭争抢普品少人问津
潘天寿作品《朝霞》。
南方收藏眼
国内秋拍市场当前正如火如荼。上周,国内知名拍卖公司中国嘉德秋拍历经5天顺利结束,其标志性的“大观”之夜以9.2亿元落槌,与春拍成绩持平。其中,李可染《万山红遍》一举拍出1.84亿元的高价,令内地收藏拍卖界为之振奋。
今年秋拍季明显出现的趋势是:生货、精品、低估价,这些几乎是拉动市场,促成高成交率的主要动力。拥有行业公认、共识的藏品才有成交的可能,而一些普通作 品下跌很明显。同时,业内人士指出,市然虽然冷清,但藏家搜罗好货的积极性提高,投资者大量离场,留下许多专业藏家,市场变得更理性。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实习生 温婧
行情
多家拍卖行祭出重磅拍品救场
上周,备受瞩目的中国嘉德秋拍历时五天紧张开拍,艰难获得与春拍勉强近似的成绩,六大门类38个专场总成交额18.31亿元。
重头戏“大观之夜”总成交额9.2亿元。在近现代部分的六件名家巨制,李可染《万山红遍》以1.84亿元成交。据介绍,《万山红遍》是李可染上世纪60年 代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创作的,一共有七幅,其中四幅分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家属收藏和北京荣宝斋, 另外两幅海外藏家收藏,数十年未在市场上露面,实属罕见精品。
其他几件精品亦获得较好成绩,如潘天寿《劲松》由龙美术馆以9315万元拍得,傅抱石《郑庄公见母》以7993万元成交,齐白石《吉寿永昌》以4140万 元成交,黄胄《听琴图》以4083万元成交。此外,“食金石力——与古为徒吴昌硕”专题中,《致三多花卉册》以4370万元创吴昌硕书画拍卖价格纪录。 “大观之夜”古代部分,《疏林茅屋图》以6900万元成交,是近年来市场中不多见的董其昌画作高价。
今年国内秋拍市场的冷淡,业内早有共识,“买家惜金、卖家惜售”状态仍在持续。在此环境下,中国嘉德秋拍重磅拍品出现“亿元”成交,无疑让市场注入一支兴 奋剂。对此,中国嘉德书画部总经理郭彤表示,9.2亿的成交额可以说给市场一个积极信号,同时也说明不论在怎样的经济环境下,拍品的质量凝聚一切,在拍品 中能看到多少价值,市场就能体现多少价值。
事实上,今年秋拍为顺应市场变化,同时为保持拍卖成绩,各大拍卖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在各自拍卖会上均祭出一些市场有保障的名家精品,以求救市,并给市场信心。
接下来即将举办的北京保利10周年秋拍就特别推出“十全武功”超级夜场、“十全老人”专场等。其推出的“十全武功”超级夜场中,近现代板块由“十美佳作”领衔,包括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李可染、黄胄、潘天寿等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名家大师。
北京保利中国近现代书画部总经理殷华杰表示,此次“十美佳作”的重磅拍品当属齐白石的《叶隐闻声》册,《叶隐闻声》册共十八开,创作于齐白石风格成熟期,是其花鸟草虫题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据悉,此次该作品上拍估价为6000万元。
北京保利秋拍还推出“十全老人”超级专场。届时“十墨山房”主人米景扬将上拍珍藏数十年的潘天寿《雏鸡》、《水鸟》,傅抱石《虎溪三笑》、《湘夫人》,齐白石《墨虾》等拍品。
广东本土知名拍卖公司华艺国际近日也宣告,今年秋拍将告别以往拍卖艺术品大杂烩的形式,集中于“小而精”专场,除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岭南书画等常设专 场外,还精心策划“大千世界——张大千作品集珍”专场,呈现张大千先生各个阶段的绘画精品三十余幅,董其昌《行书七言诗》、徐悲鸿的《春风得意马蹄疾》、 于非闇《菰蒲双凫》、关山月《牧羊女》等诸大家的精品也将一一亮相。
华艺国际的当代艺术部分除常规的油画-版画-雕塑专场外,还特别推出李宗津作品专场,精选逾三十幅李宗津先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作品。同时,还全新开辟“欧洲大师纸上作品”专场,囊括奥古斯特-罗丹在内的欧洲名家版画及素描作品。
广东崇正春拍是从“九藤书屋”旧藏中尝到甜头。今年秋拍,该公司再度祭出“九藤书屋”旧藏。记者从该拍卖行获悉,在12月举办的崇正秋拍上,30余件九藤 书屋旧藏作品将再度亮相,其中包括潘天寿的《晴晨》、何海霞的《华山雄姿》、范增的《钟馗雅趣图》、黎雄才的《松瀑图》等。该书屋旧藏还有近现代名家的书 法作品,包括沈从文、沈尹默、茅盾等近现代文学巨匠手迹等。
“从我们前两期举办的大拍来看,起码十多年没有在市场上露过脸的、以及部分真正的精品,都能够拍得出好价格。”广东小雅斋公司有关负责人张蔚平告诉记者, 有些香港藏家说,如果该公司拍卖会上有没露过脸的生货,他们都会来买,“很多拍卖会上的拍品,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件,藏家们兴趣不会大。”
据上述人士分析,目前在市场上,名家名作精品的价格一直都没有滑落过。另外,经过十多年磨炼,现在很多买家的水平都提高了,杂七杂八的不好的基本是卖不动的,跟十年前不一样,普通的东西基本上卖不动,好的拍品他们还会来买。
“市场越来越成熟,买家也越来越挑剔,说明市场正在面临转型,藏家多年经验的积累,对于精品的追求和下手也是越来越狠。”郭彤如是说。
变局
拍品溢价率大幅下调
今年秋拍季明显出现的趋势是:生货、精品、低估价,这些几乎是拉动市场,促成高成交率的主要动力。拥有行业公认、共识的藏品才有成交的可能,而一些普通作品下跌很明显。
“调低估价”从春拍时已显端倪,在近期秋拍场上,这种现象更普遍。来自雅昌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国内秋拍品,不管是买家还是拍行整体较为保守,作品的平 均溢价率为39%,与2014年秋的168%相差甚远。其中,2015年秋拍中国嘉德估价千万以上和500万—1000万的中高端拍品明显少于去年秋 拍,100万—500万和50万—100万估价区间的拍品增多,如赵半狄经典作品《涂口红的女孩》估价仅为400万,沙耆的早期作品《宫灯》估价为60 万。
业内分析,在当前经济和消费环境下,拍卖行和卖家均主动调低拍品价格,希望吸引更多客流进场,并刺激市场,拉动成交。
另一方面,生货、精品受人追捧,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普通拍品逐渐被市场冷落。
以中国嘉德秋拍为例,潘天寿的两件作品的表现就并不如意,如《朝霞》刚进底价区就已无人出价,董其昌《疏林茅屋图》也是如此。不少名家普品还遭遇流拍,比如估价400万-500万元的蒋兆和《春耕图》、估价800万-1000万元的徐悲鸿《倘得优游销岁月》等。
再如,现当代艺术日场和夜场五个专场的总成交率为86.2%,其中日场拍卖中的沙耆比利时时期艺术专场34件作品全部成交,成交额为1018万元;二十世 纪艺术39件作品,成交额为1441万元,成交率为69%;当代艺术日场134件作品,成交额为2986万元,成交率为66%。
“高估价的精品成交率高,但中低价层面的拍品就没那么好了。”国内资深拍卖业专家季涛认为,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买家更加挑剔,“如果拍品很普通,买家就 观望;如果是稀缺精品,又流通有序,买家会拼命抢,两级分化,这种情况的出现同时反映出市场趋理性,投资、投机者离场,拍卖价格变得比较理智。”
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市场研究专家龚继也向媒体表示,“市场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市场追捧的拍品‘双名’要重合,不但要名家还得要名作,不能 是频繁交易的行货,而是有传承有著录,沉淀一定时间的生货、重器、精品。相比之下,普品成交就比较困难,这说明藏家的眼光越来越挑剔,这是市场成熟的表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