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马 法国“混血”小镇的浪漫和慵懒
科尔马是一个由许多不规则形状的广场组成的广阔步行区,广场之间的道路穿插着圣马丁教堂 (La Collegiale Saint-Martin), 人头屋 (Maison des Têtes)等等历史名胜。
1870年9月,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一役大败法军,接着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省。在被攻占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法国教师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失声痛哭,就在这最后一课上,还不明白战败意味的孩子们怅然若失——这是法国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中描述的场景,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真实的场景就发生在法德边境小镇——科尔马。
漫步在科尔马的大街小巷,你还会发现,这里的许多居民都会说德语,一些建筑承袭了德国风格,这也使得科尔马有了一个外号——法德混血儿:它既展示了拉丁民族浪漫缠绵的情怀,又蕴含着日耳曼民族严谨勤奋的精神,而在浪漫、独特的背后,还隐藏着无数关于战争的传奇。
德法矛盾的血泪史 《最后一课》的发生地
科尔马仍然保留着16世纪的建筑风格——木筋屋,由木材搭建的多面形屋顶,独特的设计,每栋皆具独特品味。一座座木屋,使小城充满着浓郁的阿尔萨斯风情。
一般来说,地处边境的城镇都兼有两国风情,多是因为边境贸易文化的交流融合所致,但科尔马的混血,却是伴随着战争的伤痛而形成的。
早在17世纪以前,科尔马所属的阿尔萨斯地区属于德意志的前身——神圣罗马帝国。1618年,欧洲著名的三十年战争爆发,战争直接导致神圣罗马帝国走向分裂,从此一蹶不振,科尔马开始处于法国的统治之下,长达200余年。到了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科尔马再次归属于战胜国——普鲁士。
1918年,一战结束,德国战败,科尔马作为战利品又归属了法国。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卷土重来,将其纳入第三帝国的版图,而随着德国战败,法、德两国最终划定以莱茵河为界,科尔马尘埃落定,重归法国的怀抱。
可以说,科尔马的历史,就是一部德法矛盾的血泪史,也是欧洲历史社会发展和融合的缩影。当年,身为法国作家的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创作出了著名的爱国小说《最后一课》。他通过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表达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但不知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是否体会过,在三十年战争后,法国刚接管这片土地时,这里的日耳曼孩童被迫学习法语的心酸和苦涩呢?
幸运的是,随着战争的远去,民族和文化的融合,给科尔马留下了令人惊讶的财富,成就了它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在混血小镇的大街上,德国中南部特色的房屋显现出鲜明的德式风情,倘若你没有地理概念,将很难辨清自己究竟置身于法国还是德国。而且,这里的很多居民还在沿用德语姓氏,保留了各种德国习俗,例如吃饭时应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每到圣诞节时,会点上蜡烛,吃烤鹅大餐;不喜欢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装纸装礼品;过生日不能提前祝贺。
【1】 【2】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