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落魄英雄怎样“就业”? 季布用好人缘取胜

09.04.2014  15:05
原标题: 秦汉落魄英雄怎样“就业”? 季布用好人缘取胜

   史上秦汉职场

  秦汉时期,是天下大洗牌之际,短短十多年,若干巨头悍然崛起,又在瞬息间土崩瓦解。

  君不见秦公司吞并六家大公司,刚刚得瑟没多久,陈胜吴广一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又掀起新的洗牌高潮,秦公司破产,变成楚公司,楚公司又变成汉公司。

  汉公司继续清洗韩信、英布和彭越等小公司,变回原来秦公司的规模。

  在这当中,那些跟错了老板、找错了公司的英雄,面临这轮历史大洗牌,他们该怎样重新定位?怎样为自己再找安身立命之所?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们来看看几个案例。

   季布:通过良好的人缘 让仇家变成东家

  季布是楚国人,年轻的时候是个游走江湖的侠客,为人仗义够哥们,谁托付的事,只要答应了绝不二话。

  老季后来跟了项羽创业,霸王很看得起他,给他兵权,老季在楚公司也干得很卖力,老板叫他揍谁他就揍谁,而且是狠狠地揍,毫不留情地揍。因此,他屡次将老板的对手刘邦往绝路上逼,一次次弄得刘邦人在囧途。《史记》和《汉书》记载:“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刘邦)。

  没承想,刘邦在楚汉竞争中胜出,主子换了,季布过去的功劳如今成了罪证,你为项羽用力有多深,刘邦就恨你有多深。天下一定,刘邦就发通缉令:“谁逮到季布这小子,赏黄金千金;谁窝藏季布这小子,我杀他全家和三族。

  从这个通缉令来看,季布似乎没有生存的空间了。然而,别忘了,人是讲交情的,哪怕是敌对集团之间,也是讲交情的,例如当年要不是张良和项伯的交情,鸿门宴上刘邦早就没命了。季布是个够哥们讲义气的人,和人结了好缘分,那么,自然也有人对他够哥们讲义气。

  交情这东西,总是会顺着一条渠道往远的地方流淌,先是流到濮阳的周家,季布就躲在他家里。性命保住了,但还得求发展,于是季布与周家的交情流淌到山东的朱家。周家用丧车搭着季布,将他交给朱家。

  朱家又和刘邦手下的功臣滕公夏侯婴是好朋友,朱先生跑到夏侯婴那里游说:“季布有什么罪呢?无非各为其主,皇上满天下抓他,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季先生也是条好汉,把他逼急了,跑到敌人那边去,那可麻烦了。

  季布种下的人情,就这么七弯八拐地到了汉公司高层夏侯婴那里。还没完呢,夏侯婴又和老板刘邦有交情,当年刘邦被项羽追急了,为了减轻载重,把儿子女儿从马车上推下去,都是夏侯婴捡起来的。因此,这夏侯婴面子大,他和刘邦在一起上班的时间,就把朱家的意思向刘邦转达了。

  我们看看这个路线图,季布与刘邦之间,本来是势若水火,接着通过周家到朱家,再从朱家到夏侯婴,最后流淌到刘邦这个最高端,一条和解的桥梁居然就这么搭建起来了。

  最终,刘邦接见了季布,取消了通缉令,在汉公司给老季安排了份不错的工作。

   分析:

  季布能脱险并重新走上职场,首先是他当年种下的人情起了作用,楚与汉之间势不两立,但不等于两个集团的人势不两立,交情总是有的,季布就靠这个打通了重新出山的通道。“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是老季的招牌来着,有了这个,不怕找不到饭吃。

  不过,纯粹走交情路线也是有风险的,季布的同母弟弟丁公就是个失败的案例。丁公也是项羽的员工,关键时刻放刘邦一马,结果他以为靠着这个交情能在新公司混个好职位时,却被刘邦当做反面典型干掉了。

  刘邦是个聪明老板,他看重的是季布的敬业精神,虽然自己被季布追杀得很苦,但从中也看出季布是个忠诚度高的好员工。

  可见,讲交情也得讲原则。

   栾布:靠实话实说取得新公司的信任

  栾布跟季布不同,季布是汉公司的竞争对手,而栾布是汉公司内部员工,只不过分属于分公司梁王彭越而已。

  栾布走的是一条艰险的职场之路。他早年跟彭越是老友,后来跟随燕王臧荼,混了没几天就被俘虏了。还是靠当年的交情,已经是梁王的彭越记得这位老友,把他从战俘当中赎出来,安置在自己手下当大夫。

  没想到老梁也是靠不住的冰山,就在栾布出差那会儿,彭越被吕后诱杀了。这场面也够凄惨的,栾布出差回来,看到梁老板的头颅就血淋淋地挂在洛阳城。刘邦有布告:谁敢给彭越收尸,谁就判死罪。

  这个时候的栾布该怎么办?他选择了一条敢于担当的道路。老板不在了,但担当还在;公司不在了,但责任还在。该履行的职责还是不能马虎。于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工作报告诞生了,栾布跪在前老板的头颅前,一面哭,一面汇报工作,这样忠诚的员工,到哪里找去?

  刘邦把栾布逮来,威胁说要活烹了他。栾布选择了实话实说,这可不是娱乐节目,而是生死攸关的抉择。他对着刘邦直接开骂了:“陛下,您也不想想您当年被项羽围困的时候,咱们彭老板只要稍微转一个身,向项羽倾斜一点,您今天还能这么跟我说话吗?围歼项羽的时候,咱们彭老板要是不到场,局面会怎样,您自个儿掂量去吧。”然后,大大方方地说:“我栾布的话说完了,锅里的水也烧开了,请过来烹我吧。

   刘邦没有烹他,反而拜他为都尉。

   分析:

  刘邦在杀死彭越之后发的那张杀气腾腾的布告,没准就是一张招聘广告,而对栾布的审判则像场神秘的面试,这场面试是对员工忠诚度的考核。

  栾布坚持了自己的忠诚度,也坚持了实话实说,他可能也没有料到结局是自己被录取,但他这样做,是把自己的人格在新老板刘邦面前立起来了。能立起人格的人,有见识的老板当然会赏识他。

   蒯通:谁都需要这个能出最毒最狠点子的人

  蒯通这小子在刘邦的眼里,应该是最坏最危险的人。因为他给韩信出了一个对于刘邦而言最阴险的主意,他也是天下三分这个创意的老祖宗,甚至有学者说智慧宝典《战国策》就是他写的。

  当年蒯通是韩信公司的首席谋士,他借着给韩信看面相的机会劝韩信跟刘邦分家,关键词就是一个“”。“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而不可言”。看韩老板您的面,不过是个诸侯,而且风险大;再看您的背,真是富贵得不可限量。所谓“”,就是背叛。

  蒯通所作的“”创意,没有被采纳,韩信的后果大家都看到了。问题是这个创意也被刘邦知道了,设身处地想象一下,刘老板是如何地冷汗夹背,这小子一肚子坏水,而且是针对我刘某人的坏水,怎么处理?烹了他!

  面对一锅子滚烫的开水,有可能即将成为滚水白肉的蒯通,这时候选择再一次表明自己的立场:我就是韩信的一条狗,不是主人我就咬,况且秦朝灭亡,天下逐鹿,最终的老板是谁我还不知道呢。大家都是双向选择,我就看好韩老板,你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下手该有多狠就有多狠,我还嫌力气不够呢,“顾力不能”,还怕你杀吗?

  刘邦似乎是个爱听实话的人,蒯谋士的实话反而救了他一命,被无罪释放。不过,刘邦可能转过头去又会跟手下文武大臣说:姓蒯的家伙肚子里点子不少,你们谁爱用就用吧,当然,正式编制就没了。

  这不是猜测的,后来,西汉的相国曹参就聘用蒯通为谋士,有什么疑难问题就问他,而且还挺客气的,蒯通有什么要求,曹参还客客气气地说:“敬受命。

   分析:

  蒯通的生存之道在于始终信奉竞争原则,而且敢于挑明这种信仰,而刘邦也是遵循这条原则的,既然大家都有同一个信仰,你何苦跟我结私仇呢。我蒯通跟你刘邦没私仇,我遵循的是竞争原则,在这个大原则下,大家互相出点子算计,都是合情合理的。

  刘邦对于与自己同信仰的人,在解除了威胁的情况下,当然没有必要再为难。  本版撰文/刘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