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斌:童教授呼吁为年轻教师加薪不靠谱
近日,记者在上海部分高校随机采访时发现,10万元年薪确实是不少青年教师收入的“天花板”。复旦文科资深教授童兵向记者感叹,青年教师生活并不容易,他建议在高校收入分配上应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8月6日新闻晨报)
童兵教授为高校青年教师“鸣冤叫屈”的主要依据是,青年教师是高校教一线的主力,肩负着育人树德的重任,不应在生活中承受太多后顾之忧。“但有的青年教师因为收入太少,甚至都不敢要孩子”。童教授的话看起来有理,其实很不靠谱。
其一,工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薪酬管理研究分会课题组前不久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高校教师年收入10万元以下,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占总人数的85.9%。上述数据如果属实,即便在上海年收入10万元也不能算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3851元。中国教育在线公布的2014高考选专业十大“最稳定”高薪专业排行榜上,教师职业位居第三,佐证了教师的收入不低。
其二,年轻人收入偏低,高校并非特例。每个行业都有年轻人,公务员如此,产业大军更是如此。年轻人的工资相对较低是现行的薪酬体系决定的,这一薪酬体系也是经过多年的时间检验和实践检验,被证明是相对科学、公平的。试想,如果刚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的工资超过他们的前辈,童兵教授恐怕早就吵翻天了。
其三,年轻人生活不易必须辩证看待。在大城市生活的所有人生活成本都不低,住房、医疗、教育、日常开支都要花钱,职场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大。年轻人在去大城市就业之前,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量力而行。如果选择了在大城市工作,就要有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准备。否则,还是趁早到二三线城市发展。
第四,年轻教师收不抵支恐怕另有隐情。据调查,高校青年教师中近四分之一的人收不抵支。并不否认在这个四分之一中,的确有部分人收入较低。但也有部分“月光族”另有隐情。在现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小时代”,年轻人如果生活上处处追求高标准,即便工资翻番恐怕也会捉襟见肘。
薪酬问题犹如一个跷跷板,行业之间,行业内部都有一个平衡问题。搞不好,往往按下葫芦浮起瓢。如何使我国的薪酬体系更科学更合理,这是劳动人事部门面临的一大课题,但绝对不可能再回到吃“大锅饭”的年代。童教授呼吁为年轻教师加薪,于情可以理解,却违背了常识。年轻人工作经验相对不足,年资也浅,工资相对低一点有什么不正常?具体到高校,如果年轻人嫌高校的工资低,完全可以选择跳槽,至少,现行的人事制度没人能拦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