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丰工程助农增收73.2亿元
7月2日,记者从“十二五”粮丰工程长江流域水稻课题专员检查督导组会议上获悉,江西项目区累计增产稻谷突破300万吨、增收73.2亿元。与项目实施前相比,双季稻平均单产提高6.1%,是同期全省增幅的1.88倍,为农增收高出原目标任务4倍,为我省及周边省份粮食“十一连丰”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天下午,南昌县广福镇广福村,夏风吹过,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如波浪翻滚。经测算,早稻平均单产在650公斤以上,超出原定600公斤的目标。在现场,督导组对江西项目区在持续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下,充分发挥粮丰工程积累的技术优势,实现“播种面积、单产总产、质量效益”三个稳中有增给予肯定。
“十二五”以来,项目在江西典型水稻生长区域建立2100余万亩“一田三区”(超高产攻关田、试验区、示范区、辐射实施区),由省农科院牵头携手江西农业大学、省农技推广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协同实施“长江中游南部(江西)双季稻持续丰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江西双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长江中游东部(江西)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3个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10项攻关研究。4年多来,项目创新集成了“三高一保”高产栽培、“早蘖壮秆强源”高产栽培、双季稻防早衰等三项区域丰产核心技术体系,形成6项综合技术模式。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省注重产业化运作,创新稻米产业化开发的模式,形成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产业基地→产销衔接→品牌销售”为主线的水稻产业化开发机制。目前,结合粮丰项目实施进行合作的龙头企业有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每年培训农户1.5万余人次。项目还建立了17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派出了16个科技富民强县特派团。
攻关研究、示范推广的同时,粮丰工程成果的提炼厚积薄发。经过近10年攻关研究,凝练形成了连续获得2013、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成果——“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与应用”“超级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区域化集成应用”,其中前一个也是我省种植业领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成果。此外,单项技术成果还获得农业部丰收二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为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及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