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学素质偏低 科普依靠美剧和新锐科学网站
当你在把玩最新款的智能手机时,是否想过几年前手机并不是这个样子,你从没意识到现代科技对传统手机概念的颠覆,也不理解多点触摸、加速感应器、陀螺仪这些专业名词。不过别懊恼,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之时,很少考虑过科学本身。
据2013年7月—12月开展的南京第四次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测算,南京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8.53%,虽然这个数字在全省排名第一,但与欧美国家2007年的统计数字25%相比,仍然差距很大。调查显示,科学素质水平和年龄段呈反比,与受教育程度却没有100%的绝对关系。现实中一些生活场景也能验证这一点,在“抗生素能够杀死病毒”这类问题上,一个高中生比成年人回答正确。这正如国际科普学者指出的那样,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态度、科学情感,和掌握科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体制、社会风气、舆论导向、公民视野都影响着科学素养的提高。
传统的科普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育、科普图书、科普活动及科普场馆,而这次调查中,南京人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除电视、报纸外,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占比也飞速提高。在某种意义上,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不在于科普工作者本身的努力,而是资讯的爆炸,和传媒领域的巨大变革。近来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的火爆恰好验证了这一观点,尽管本质是一档娱乐节目,不可避免地有诸多缺陷,但它却成功唤起了观众对科学精神的兴趣和反思。在国民普遍缺乏科学精神教育的当下,《最强大脑》的诞生有着积极意义。
对年轻人来说,另一个功不可没的科普功臣是《生活大爆炸》,这部已播至第七季的美剧中,科技知识包罗万象,物理、化学、电子信息等术语脱口而出。剧中展示的科学,既有时代最前沿的,也有最贴近生活的。观众在笑声中受到感染,主动去查找了解这些知识,潜移默化中科学素质便得到了提高。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一些新锐网站,如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等,也是从兴趣切入生活,打造开放多元的分享讨论社区。
科普要靠娱乐节目和美剧,靠NGO(非政府组织)和NPO(非营利组织),这对传统科普工作者和官方机构来说有些尴尬。现实中的科学教育体系,无论是校内教育还是社会上的科普活动,都是以传递知识为导向,却不重视培养好奇心、质疑精神、严谨求实等科学态度与方法,这更值得我们反思。
民族复兴的基础是高素质的国民,而国民素质的养成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长期浸染,科普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科学不应该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对生活的另一种解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跳出科学,我们才能读懂科学。否则,设想一下,如果将科普题目广而告之,人人都倒背如流,调查数据高达80%,有意义么?刘大山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