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座时多些尊重,议论时多点宽容

03.11.2015  13:06
原标题:索座时多些尊重,议论时多点宽容

  原标题:索座时多些尊重,议论时多点宽容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一网友发微博说:“今天坐公车靠窗睡着了,隐约感觉小腿被人踢了一脚,没一会又一脚,想发火,睁眼看到是两个五六十的阿姨,没等我说话,离我近的阿姨说话了,阿姨腿脚不好,给阿姨让个座吧!”(11月2日《羊城晚报》)

  乍一看这则新闻好像又和老人有关,我不禁想起了这段时期关于“老人”这个词汇的种种负面新闻。“坏人变老了”这个论调基本也被标签化,前段时间“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将“老人”推上了风口浪尖,国庆“日本扶老人被讹”这则乌龙新闻也结结实打了国人响亮的耳光。这不,又一起带有“老人”字样的新闻上了话题榜,只不过事情变成了“该不该给老人让座?

  网友看到这则新闻后纷纷留言,大多数结合自己的经历,将自己曾经因给老人让座而受到的委屈宣泄出来,小部分网友也在给“老人”洗白,但是弱小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嘈杂的舆论环境里。读完了网上那些素昧平生的人尖锐刻毒的议论与牢骚,我突然感到一阵心冷齿寒。

  在我个人的认知观念里,作为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从生理角度而言,年轻人身体素质相对于老人而言,自然好得多,让座既可以体现出一个年轻人的素质和修养,同时也能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尊重;从传统道德而言,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传统美德,一个人只要有一点怜悯之心都会对弱者感到同情,从而希望能够身体力行的帮助他。另外,在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专座,也体现了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次的让座经历,在我的经历里很少有让座之后会遭到翻白眼或者不感谢的老人家。所以,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多次的让座经历中,难道不礼貌的老人占多数吗?

  这则新闻中,这位网友被老人踢醒,憋了一肚子气,于是发微博声讨老人。我也不排除老人可能仗着倚老卖老的心态希望能够得到坐到座位。在阿米尔汗的访谈节目里,有一句这样的话:尊敬是尊敬长者的行为,而不是他的年龄,如果一个人行为不正确,不管多大年龄都不值得尊敬。“”这个动作里包含了老人对年轻人的不尊敬,换做谁心理都会有芥蒂。我想,如果老人当时用温和礼貌的话语和这位年轻人沟通,而不是采取肢体碰撞的方式,这位年轻人也许会给老人让座,这样双方才是共赢的局面。

  所以,老年人和年轻人只有二者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够彼此信任。缺乏共识的社会里,老人污名化已经是常态,作为年轻人我们不能轻易就将我们的价值观撕裂,我们依旧还要怀着尊重第一的原则去对待这一群体,不能老人一出事情微博上就骂声一片,我们要始终记得一个社会的根基是信任;已经走过风风雨雨的老人们,不能仗着自己的年老为优势,恣意妄为,老人们需要给年轻人一个导向作用,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去感染下一代,将更多优秀的传统传承下去,让社会进行良性的互动。

  在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现代化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很多曾经引以为傲的价值观在不断地消解,而现代规则与现代意识又没有完全建立,让整个社会出现了病态的畸形。我们不尊重老人,老人也不尊重我们;我们在网络上辱骂老人,老人在茶余饭后的闲谈里看不起我们。

  其实,老人与年轻人之间都需要尊重与宽容,毕竟谁都年轻过,谁也会老去。

  文/马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