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的给予——看瑞金如何弘扬苏区精神推进振兴发展

21.10.2014  11:00

瑞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业产业化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短短两年,瑞金缘何能取得多项全国殊荣?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番探访。

17棵“信念树”和“红色传人

华屋村是典型的红色村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7位烈士为国捐躯。”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自然村村民黄日生告诉记者,1934年,举世闻名的长征前夕,华屋村的华质彬等17位革命者相约到村后山上,分别种下一棵松树。他们相约,革命成功后,再一起回到家乡,看长大的松树,可这17位青少年却没有一位回来。当年烈士们种下的17棵松树,村民称之为“信念树”,山后树林被称为“烈士林”。

正是有无数与17位英烈一样的革命先辈,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这伟大的苏区精神。瑞金这样的老区之所以能实现振兴发展,正是因为苏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记者碰到这样一位“红色传人”。他叫杨锐,是“三送”工作队队长。两年间,杨锐指导村民加快土坯房改造,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并且为村民建起了标准化卫生所;提出“田里种烟叶、白莲,山上种毛竹、油茶,房前屋后养土鸡、蜜蜂”的产业发展规划……

在推进振兴发展中,瑞金市有4543名像杨锐一样的“红色传人”党员干部与13.8万户农民结成帮扶对子。两年来,帮助完成改造危旧土坯房22216户,解决了11万名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减少贫困人口28817人。

一口红井和激活“红色基因

1933年4月,毛泽东随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迁到沙洲坝,为解决群众的吃水难题,毛泽东带领红军战士经过三天三夜努力,挖出一口直径0.85米、深6米的水井。‘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红军北上长征后,当地百姓为怀念毛主席和红军战士,把这口井称之为‘红井’……”在瑞金沙洲坝红井旁,记者碰巧遇到了瑞金市解放小学的学生,在景区开展“红色小导游”活动,小孩稚嫩的讲解引起了各方游客的关注。

让革命传统代代相传,使振兴发展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瑞金市组织开展以“读一本红色书籍,上一堂红色教育课,看一台红色节目,唱一首红色歌谣,诵一篇红色诗文,观一部红色影视作品,游一次红色圣地,护一件红色文物,写一篇红色体会”等“九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育新人”教育实践活动,把红色传统和苏区精神悄然“栽种”在孩子们的心中,伴随着他们成长。

瑞金市还结合“红色文化育新人”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干部教育活动,激活红色基因,传承了精神的力量,提升了干部的精气神。该市在每年清明、党的生日、“国庆”期间,都会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参观一次革命旧址、上一堂苏区历史课、听一个红色经典故事、重温一遍入党誓词、再读一遍《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五个一”活动,同时,邀请专家编撰出版40多部红色教育读本,免费发放给党员干部学习;创作了《八子参军》等一批红色歌谣戏剧在基层党组织展播、演出,每个党员干部都受到了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

血脉相传的“红色基因”得到激活,感恩奋进,瑞金全市上下凝聚起了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群众路线广场和红色精神接力

在推进苏区振兴发展中,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做好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这篇文章,瑞金可谓不遗余力。

2012年6月28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瑞金打造成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乘着这一东风,瑞金市着力提升红色文化内涵,打造红色文化主题,提升红色文化传承力和影响力。在叶坪革命旧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主题,建设了“一苏大会”展览馆、建政之路广场、“提灯晚会”雕塑群、红军码头等红色新景;在沙洲坝革命旧址,则以“勤政爱民中华苏维中央政府”为主题,规划建设了群众路线文化广场,通过《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文章展示和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心群众生活小故事雕塑群;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旧址群,则高标准新建了红星耀中华、红五星音乐广场以及中央苏区、湘赣苏区、湘鄂赣苏区、闽浙赣苏区等13个苏区景观。

重温那段历史,接力红色精神。如今,行走在红都瑞金大地上,总能看到干部忙碌振兴发展的身影。(邱玥 姜建明)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