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谷隧道首节沉管浮运14小时抵达隧址
昨日,国内内河最大的过江隧道——红谷隧道工程首节沉管安装启动,当天19时06分,长达115米,自重2.5万吨的沉管将在赣江西岸水下进行系泊,标志着由市政公用集团承建的江西省第一座越江市政隧道穿越赣江的部分正式施工,开启了南昌越江交通建设的 “新篇章”。
记者直击“小型航母”出坞现场
昨日清晨5时20分,烟雨蒙蒙,当南昌城尚未完全苏醒时,亚洲最大的内河异地巨型干坞——红谷隧道干坞沉管浮运工作早已火热开工,现场一片繁忙。长115米、宽30米、高8.3米、重2.5万吨,在五艘大型拖轮的护送下,有“小型航母”之称的沉管便是从这里历经8.65公里,浮运到达隧址。
那么,几万吨的沉管将如何运输呢?为了揭晓这一谜题,昨日6时许,记者深入红谷隧道干坞,直击出坞现场。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作业船只不断穿梭于赣江水面上。“我们正在用绞车将沉管绞拖出坞,沉管到达江心位置后,再采用5艘大马力全回转拖轮拖运,穿过生米大桥、朝阳大桥和南昌大桥,最后到达隧址。”在出坞现场,市政公用集团红谷隧道项目部副经理万超告诉记者。
五艘4000马力拖轮一路护送
记者了解到,因沉管浮运时对各种因素要求较高,浮运速度不宜大于30米/分钟,平均风速宜小于10米/秒,沉管浮运时水流速度应小于0.8米/秒,能见度大于1千米,浮运水位不低于12.5米,浮运时不得碰撞到桥梁。
目前水文、天气等各项条件均符合浮运要求。
整个浮运的航线长度在8650米,一般区域按照每分钟行驶30米的浮运速度计算,沉管浮运需时约8~11小时,这么长时间的江上航行,要始终保证沉管处于平稳状态,对5艘拖船的配合用力也是考验。“5月20日,拖船已经从南京出发抵达南昌,此次负责运输沉管的5艘拖轮都是目前长江流域比较新的设备,最早都是2011年出厂的,每艘都是4000马力。”万超说道。
上午10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红谷隧道首节沉管已经整体出坞,被拖至江面,进行摆正作业。
过桥时采用浮运姿态监测控制仪器
据介绍,因为沉管宽30米,1艘拖船宽度为10米,沉管与两艘拖船的联合体就占掉了50米宽度,浮运中要经过生米大桥、朝阳大桥和南昌大桥到隧址。
“生米大桥和朝阳大桥桥墩间隔较大,而南昌大桥桥墩间隔仅68米,这样其中间留下的间距是非常小的,稍有不慎就会触碰桥墩,但是,只要不是正面的失控性撞击,危害性不会很大。”红谷隧道项目部副经理万超表示。
为此,在浮运前期准备工作时,红谷隧道项目部已安排施工单位开始对南昌大桥桥底及上下游300米进行硬扫床,保证在运输沉管中没有浅点。并在南昌大桥上游300米的位置设置2个170吨的地锚作为应急,防止沉管失控,保证安全。
过桥之前在上游150米左右位置调整沉管,保证沉管以不超过10米/分钟的速度垂直通过大桥,过桥时整个浮运过程都采用浮运姿态监测控制仪器,能将沉管浮运的过程精确反馈至电脑,从而分析管段浮运是否正常。
广大市民密切关注沉管浮运进展
红谷隧道首节沉管浮运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不少市民手拿望远镜密切注视,全程跟随红谷隧道首节沉管浮运的进展,折射出市民们的关切之情。
经过周密的布置和配合,10日12时24分,红谷隧道首节沉管编队顺利通过生米大桥,站在桥上的民众发出阵阵欢呼声。
而在朝阳大桥,一直以来都密切关注红谷隧道工程进展的市民钟先生,早早就守候在大桥上,等待见证南昌红谷隧道首节沉管浮运顺利通过大桥的瞬间。14时10分,红谷隧道首节沉管浮运编队顺利通过朝阳大桥。市民钟先生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很高兴,红谷隧道承载着百万南昌市民的出行愿望,看到这一刻,我真的很激动!”
19时许沉管顺利到达隧址
通过朝阳大桥后,南昌大桥是红谷隧道首节沉管浮运要通过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此次浮运难度最大的一座大桥。15时16分,南昌红谷隧道首节沉管浮运顺利通过南昌大桥,红谷隧道项目部全体人员都松了一口气。万超表示:“今天的浮运总体来说非常顺利,各项系数达标,为隧道建设开了一个好头。”同时,他也表示,首节沉管今天不进行沉放,只进行浮运。
10日19时许,沉管成功达到隧址!至此我省第一座越江市政隧道穿越赣江的部分正式施工,整个红谷隧道工程离2017年6月建成通车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工程竣工后,市民驱车最快3分钟穿越赣江,加快一江两岸城市格局的形成,为南昌越江交通建设开启新纪元。据介绍,浮运安装的第一节沉管,运至隧址位置后二次舾装(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控制塔安装、管顶人孔安装、专用浮驳安装、拉合千斤顶及其配套设施安装、纵横调节系统布置),四周由地锚进行系泊,然后对压载水箱注水,沉管下层到既定位置用拉合器拉合,达到初步止水。
红谷隧道的建成,开辟了一条新的过江通道,将大大缓解南昌大桥与八一大桥的过江交通压力,成为南昌市又一过江主干道,将快速沟通东西两岸新旧城区经济圈,助推红谷滩CBD中心快速发展,实现“沿江而下,双城夹江”的城市格局,成为英雄城南昌一张标志性的名片。(本报记者 林潇 余霞 成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