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赣南苏区振兴两年 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4.07.2014  10:44

  自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至今正好历时两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从江西发改委了解到,《意见》正式出台两年来,江西赣州、吉安、抚州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中央出台《意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为从根本上、全方位改变赣南老区的落后面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决定性基础。” 赣州市长冷新生近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不过,老区欠发达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今年3月28日,国务院在《意见》基础上,批复《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外界普遍认为,这将为赣州等地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江西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下一步赣南地区要利用好区域优势,加大对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度,从‘等靠要’变为主动谋产业发展,通过提升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发展水平,带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成政策洼地

  据江西省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意见》启动以来,中央和省配套政策密集出台,计有39个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州18个县(市、区),已有32个部委出台对口支援方案或意见。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使赣南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

  “根据《意见》,赣州市将全面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鼓励类产业能享受到所得税15%的优惠税率,进口自用设备也可免征关税。”赣州一家汽车配件生产公司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政策优惠是公司落户赣州的主要原因。

  据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两年间,赣州先后引进包括中汽零赣州基地项目在内的6个超百亿元的项目,而在2012年之前,这一数字还是零。

  与此同时,龙南、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获批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国(赣州)稀土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获国家相关部委批准;章康新区、赣州综合保税区、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等9个区域发展平台的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据官方统计数字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赣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江西省平均水平和周边四省八市,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3%,财政支出总量超过103亿元,两者皆为江西第一。目前,赣州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均实现“三年翻番”。

  江西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通过两年来赣南振兴发展政策的落实,以赣州为例,极大地促进当地的城镇化进程,通过撤县设区,赣州市成为超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对整个赣南乃至闽粤赣结合地区的辐射、集聚作用不断增强,为赣州成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奠定了基础。

  欠发达未根本改变

  虽然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近两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按照赣州市长冷新生的话来说,“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后发展、欠发达市情仍未根本改变”,苏区振兴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吴志军认为,“赣南等原中共苏区工业基础薄弱,大多招商引资项目经济效益不好,而创业精神不足是制约该地区提高自身造血能力的主要原因。

  “目前赣南大量农民工仍安于到珠三角、闽南等发达地区打工,本土企业家较少,是影响当地进一步振兴开发的关键因素。”吴志军说。

  他进一步表示,虽然近年来赣南承接了不少央企对接、外资企业及沿海产业转移项目,兴建了大量县级工业园区,但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国际市场影响大,真正效益好的项目并不多。

  21世纪经济报道从江西发改委获悉,江西省近期将围绕“水、电、路、房、特困群体生活改善”五个突出民生改造任务,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争取年内基本完成赣南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校校舍危房改造等任务,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公路建设等。

  同时,着眼打通昌吉赣深等铁路大动脉和出省高速公路,江西未来将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区域合作方面,赣南将着力抓好赣州综合保税区、吉泰走廊、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等重大平台建设。

  “我们将着力推进先行先试。争取国家部委改革试点布局赣州,抢占创新创造先机,已获批32个国家示范试验事项,为振兴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强劲动力。”赣州市长冷新生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原文链接: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702/12638585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