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继辉:为啥官员会热衷于环保“红黑榜”?
近日,丰台区政府通报称,2013年首都环境建设综合考评中,丰台区位列城六区第三,环境卫生干净指数居城六区第二据了解,3年前,丰台区的环境建设排名位于城六区倒数第一。此后,丰台区政府将环境建设工作纳入各街乡镇日常效能考核,并通过对环境脏乱的市场、小区进行整治,提升全区形象。(2月24日《新京报》)
从古自今,能够金榜题名,无论如何都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可喜可贺。为了能金榜题目,人们发奋图强,甚至悬梁读书,以求功成名就。
可是,首都环境建设综合考评“红黑榜”可不是一榜了之的小事,而是与官员的政绩,甚至官员的前途息息相关的大事。“红黑榜”是责任的代名词。之所以称为“红黑榜”,是因为上榜的单位,既可能是荣誉的享有者,也可能耻辱的“拥有者”。每次上榜时,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北京市对治理环境实施重典治吏的政策,是与北京雾霾肆虐的严峻形势密不可分的。关于北京雾霾猖獗的段子不胜枚举,其中一个段子说:“刚才听北京交通台的广播,一个哥们打电话和主持人交流,都快哭了,说外面雾太大看不清红绿灯,车开到中间看清是红灯了,都连闯了四五个了,咋办啊?主持人安慰他说,没事,雾大,照不清你车牌号!”
知耻而后勇,首都人民自觉担当起了治理雾霾的急先锋。为了早日还一个天更蓝,水更清的宜居城市,首都人民走上了一条自我加压的破釜沉舟之路。
成绩落后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会被区委组织部、监察部约谈,说明这个“红黑榜”既可成就官员的步步高,也可以成为官员遭遇“滑铁卢”的铁证。每月进行环保考核打分,目的就是“让官员们脸红流汗”,以便及时亡羊补牢,这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治理雾霾,是一件撼山易,撼雾霾难的“硬骨头”。所以,推出这个让官员心有余悸的“红黑榜”,就是要破釜沉舟地抓好这一事关人民共享改革绿色红利的大事。虽然环境的治理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只要用心治理雾霾,用心治理环境,其实也不是难事。俗话说得好:“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丰台区能够从倒数第一的名落孙三者,一举跃居三甲之列,与丰台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污染工作是分不开的。
当然,要使得环保“红黑榜”更具“杀伤力”,光约谈是不够的,约谈还必须与官员的帽子直接挂钩。也就是说,既要约谈,更要“弹劾”,约谈绝不能成为例行公事的儿戏。
首都人民的责任担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治理环境,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中国大地的天蓝、水清、地绿一定能再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