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着色构筑生态屏障 会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蔡伟平 江西日报记者 刘美春
风起不见尘,下雨不冲沙,推窗处处景,出门满眼绿。虽是隆冬时节,记者徜徉在会昌城乡,满眼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据当地的同志介绍,目前,会昌的森林覆盖率为79.47%;湘江水质保持良好,二类水质为94.4%,水功能达标率100%。近年来,会昌人以“生态为魂”的理念,抓好造林绿化、资源管护和污染治理,从而赢得山青、水绿、天蓝的迷人环境。
增绿,打造森林城乡
春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每当此时,会昌的干部群众便会挥锹扬镐,上山植树。春节后上班首日,县里不放“开门炮”、不搞“团拜会”,而是组织干部为大地添绿,并已成为每年的“必修课”。
良好的示范带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仅今春开展的义务植树活动,会昌就栽植桂花、杨梅、木荷等景观苗木1.1万余株。
在开展植树活动的同时,该县还充分发挥县城“三江六岸”景色秀美的自然禀赋,坚持县城建设与县城绿化并举,公园绿地建设与庭院绿化并举,平面绿化与主体绿化并举,建一区、绿一片,全面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城镇绿化系统。目前,县城绿地率达36.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园林式单位、园林小区占85%以上。此外,他们还在县内大力开展“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全面实行全封山和商品材“零砍伐”指标制度,去冬今春,已完成造林绿化3.48万亩,连年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造林绿化任务。
此外,该县还广泛开展生态乡村创建活动,禁止果业和林业开发使用挖掘机上山整地,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重点实施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工程,在各乡镇均建成了1个以上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治理试点村,全县城乡饮用水源达标率100%。
护绿,守住绿水青山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严禁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森林保护,建立生态文明”……在会昌城乡,一条条护林防火的宣传标语格外显眼,通俗易懂的语言,入脑入心的宣传,有效地增强了群众防火防灾的观念和意识。
管火先管人。为守住良好的森林资源,该县充分利用广播、横幅、短信、致农户的一封信、发放宣传册及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大力普及《森林防火基本知识》、《森林防火手册》、野外火源管理规定等知识,教育广大群众依法用火、安全用火。此外,该县还把火源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进山检查,严禁带火进山。各扑火队伍实行24小时待命,并积极开展扑火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专业技能比赛,派出森林消防队员深入田间地头督查烧田岸、烧火土灰等野外违章用火行为,对森林防火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究问责。今年来,该县已累计出动宣传车百余辆次,散发宣传单6000多份。
除了做好防火防灾工作,该县还加大了林政资源的管理力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林政资源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盗伐滥伐林木行为和违章运输木材、无证收购加工和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案件。今年,该县共查处各类案件11起,没收无合法来源木材21.298立方米。
治污,呵护秀美家园
会昌水资源充足,有大小河流319条。随着县域企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县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保护水源的任务更显艰巨。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会昌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明确而坚定。
为确保赣江源头土净水清,该县注重源头管控,加强对湘江综合治理,从企业整改入手,加大了对湘江沿线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先后共关闭污染企业4家、停产整治22家。通过采取责任减排、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治理、整治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和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等活动,对县内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工作。目前,已整治重金属污染企业7家,查处非法粉煤厂5家、非法红砖厂2家,关闭畜牧养殖污染企业2家。同时,他们还加强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大型垃圾填埋场,完成了金龙锡业大型尾砂库、石磊矿业废水处理池,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疾控中心等4家医疗卫生机构安装了医疗废水处理系统。
此外,该县还严把企业准入关,以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高项目配套的“三高型”环保型工业项目为主攻目标,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绿色指数”。对能源消耗大、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无论投资额有多大,坚决拒之门外,至今累计拒绝不环保项目投资达3亿多元。
青山环抱,碧水绕流。今日的会昌,正以绿着色,在青山绿水间建设和谐秀美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