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在美丽中前行
本报记者 夏 晓
赣江两岸春潮澎湃,捷报不断传来:
2017年春节黄金周,江西吸引八方来客——全省共接待游客2210.65万人次,同比增长34.81%;旅游收入109.32亿元,同比增长43.5%。省内游、自驾游、民俗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亮点。
“生态江西”这一金字招牌,越来越亮眼——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居全国第2位;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1%,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6.2%,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前列。
2016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迎来多重“利好”。8月,江西与福建、贵州一道被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探索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同时,全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实现了“绿、富、美”共进。
嘱托和期许,化作前行动力;收获与信心,为新征程壮行。
绿色,发展的新理念
又是一年春来时。井冈山的神山村山路变宽了、农家小屋变亮堂了、游客越来越多了,而不变的依然是处处青山透绿苔、山涧水潺潺。
去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看望慰问贫困户、烈士后代,与当地村民一起打糍粑,互致新春祝福。村民们的脱贫致富也由此驶上快车道。如今,游客服务中心、神山满天星客栈、停车场、旅游公厕等设施全部建成,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景点,更改变着神山村人的世界观和生产生活方式。
让总书记视察江西的要求与嘱托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年来,省委、省政府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厚植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做活山水文章,打响“绿色生态”品牌,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率先在全国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与广东省签署协议共同推进东江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五级“河长制”;17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完成生态移民9.6万人,推动2万伐木工转变为生态“护林员”……一年来,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着力先行先试。
与此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我们就要保持比全国平均高一点的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如何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尤为关键。
在去年年底的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省委书记鹿心社强调,要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省长刘奇强调,要发挥绿色生态这个最大优势,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这,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江西发展路径的清晰认识和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