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破解:近期“抢孩子”谣言分析
近期,“抢孩子”“偷孩子”“拐孩子”的谣言风生水起,一些早已“广泛流传”的谣言换了“新衣”重新传播。本文尝试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抢孩子”类型谣言的特点。
近期警方和媒体澄清的“抢孩子”谣言
揣摩造谣者心理
纵观媒体报道,目前涉及儿童人身安全的网络谣言多是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发布骇人听闻的假消息。造谣者编造此类谣言多出于以下心理:
一是加强自己在网络中的存在感。据报道,6月8日山西襄汾一网友在论坛上发表题为《襄汾县襄陵镇出现抢孩子的事了》的帖文,目的仅是为了吸引眼球,结果受到了依法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二是一些微信公众账号出于“吸粉”、制造“氛围”等目的发布不实信息。如近日“天津妈妈网”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天津抢孩子高发地点!为了孩子,一定要牢牢记住!》一文,将之前网上多条关于“天津发生抢孩子”的谣言进行汇总,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三是抱着“善意提醒”的心态转发假消息,但是一些网友忽略了谣言大面积传播带来的影响。这种“善意提醒”,如果扰乱社会秩序,也要受到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将追究刑事责任。
“抢孩子”谣言的特征
“抢孩子”谣言存在某些共性,如善用通报式、警示性短句,假消息通常图文并茂,注重描绘细节。
为增强谣言的可信度,造谣者通常会在文字描述的同时配发“现场图”,而且非常注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的描述,悉心刻画“抢小孩”的人的相貌特征和作案工具,迷惑性极强。
多见于私密的社交平台
通过统计近期“抢孩子”谣言,发现绝大多数此类谣言都混迹于微信朋友圈,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人们逐渐将社交重心转移到微信;二是密闭熟人圈子的社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人们的疑虑,使得此类虚假信息有生存的空间;三是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终端以及社交平台的信息复制和转发更为便捷,在朋友圈中几乎可以实现信息的秒转,网友常常以“搭把手”的心态转发此类消息;四是平台方屏蔽机制不成熟,也是谣言在朋友圈中反复传播的一个因素。
面对“抢孩子”谣言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的是,如有相关警情,公安机关会第一时间调查并发布官方消息。为了避免“抢孩子”“偷孩子”等谣言的传播和蔓延,网友在朋友圈遇到类似信息时应保持冷静,主动求证信息来源。如在互联网上检索谣言中的关键信息,看有无相关辟谣新闻或报道;如遇“事故”图片,可以运用“以图搜图”功能查证图片真伪。如还是无法辨别,则可向警方求证,切勿未经求证就“好心”转发,扰乱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