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用好审计“尖兵”,疏通改革经脉
“三公”经费有无增长?财政资金是否有跑冒滴漏?政策的“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是否通畅?日前,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作了《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44个中央部门及3030个所属单位,做了一次 CT式全身扫描。
从报告显示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同比下降,还是部门本级公务用车改革基本完成,可以说,基本面是好的,改革的步伐正加速前行。
然而,扫描的结果,也有一些令人触目惊心。从南方电网原副总经理肖鹏亲属涉嫌利用内幕信息炒股,8年里无一亏损、年均收益率更是近50%,到云南省第一医院原院长王天朝将采购合同“委托”其亲属参股企业代理牟取暴利,不少人利用手中掌握的“软权力”,内外勾结,侵蚀国有资产、牟取不法利益。
个人的贪腐,还有迹可循。而囿于部门的一亩三分地,对资金进行腾挪,就更加隐蔽。比如,农业部、司法部在部门预算中编报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6.14亿元;再比如,住房城乡建设部、外交学院等40个部门和单位转移、挪用或套取财政资金等2.54亿元,用于发放劳务费、职工福利等;更有大量资金趴在账户上“睡觉”……
该放手的权力,被用于私人牟利;该到位的资金,却迟迟没有到位,这些都会成为改革的“中阻梗”“绊脚石”,必须移除。“审,非严谨无以明透;计,非细致无以致深”。审计系统之所以被誉为反腐的“尖兵”、改革的“堤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审计的“显微镜”之下,资金是否违规使用、个人是否牟取私利,都将无所遁形。审出一分一厘的资金被乱花,查出一丝一毫的公权被私用,都是为了疏通改革经脉,让改革遇见更好的未来。
更加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审计成果?怎样实现审计与纪检司法的“无缝对接”?全口径预决算如何实现法治化?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惟有绷紧线、卯足经,建好发展的“瞭望塔”,当好改革的“保护闸”,才能确保让“中国号”航轮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