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评鲁炜访美:欢迎中国积极发声
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 12月2日,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提出了中美互联网关系的五点主张:既要彼此欣赏而不是互相否定,要互相尊重而不是对立指责,要共享共治而不是独善其身,要沟通互信而不是相互猜疑,要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他呼吁彼此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对互联网治理模式的选择,尊重在网络领域的重大关切。
这是继鲁炜在今年6月ICANN第50次大会上倡导中国版“网络安全观”,提议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形成包括“互联网应造福全人类,而不是危害”、“互联网应带来和平与安全,而不是成为攻击他国的利器”等七点共识,以及上个月在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后,中国再次就互联网治理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互联网体量,美国又是互联网的诞生之地以及全球最大的技术孵化地,随着中国就互联网治理开始主动频繁发声以及中国互联网市场正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快速发展,中美之间如何就互联网议题更好地互动不仅关系到如何塑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互联网时代的未来。
在这一背景下,澎湃新闻专访了美国资深中国问题专家、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这位曾在克林顿政府时期(1998-2000年)负责制定美国对东北亚、东亚和东南亚政策的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总统特别助理表示,中美两国在应对恐怖主义、网络犯罪、数据窃取、儿童性犯罪等议题上拥有广泛的共识,应该最大限度地合作。但同时,在针对互联网本身定位的问题上,两国也不乏分歧。
作为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李侃如以嘉宾身份参与了中美互联网论坛,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中国更加积极设定议题的欢迎,同时他还表达了对被外界称为中国互联网掌门人的国信办主任鲁炜的看法,“鲁炜先生是一位非常具有活力、说话直言不讳的人。在美国,‘直言不讳’是对人的赞美。”
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安德鲁·路易斯对《人民日报》记者表示,鲁炜的发言体现了中国致力于解决美中两国共同面临的互联网挑战的积极姿态。美中在互联网合作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本身是困难,需要时间去解决,美中应该建立合作机制和程序。路易斯说,美国需要意识到现在的互联网是世界的互联网,需要新的全球管理,而不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美国副国务卿凯瑟琳·诺韦利在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讲话中表示,美中在共同推动互联网发展方面可以有很多合作,例如共同推进宽带的建设。除了在技术方面开展合作以外,美中在网络安全方面也有很大合作空间和共同利益。两国都是网络攻击行为的受害者,需要像朋友一样携手共同努力应对。
经过20年的飞速发展,中国有400万家网站,6亿多网民,比网民数量排名前10位中其他9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中国有海量的网络信息,有5亿微博用户、5亿微信用户,每天发送信息量达到300多亿条。
可以说,中国在网络空间的角色,不只是参与者,更是引领者、协调者。在短短12个月时间里,鲁炜在首尔参加中韩互联网圆桌会议,在伦敦出席ICANN高级别政府会议,6月26日出访新加坡探讨加强网络空间合作、9月18日出席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以及日前在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和现在的中美互联网论坛。观察家们认为,为推动互联网的国际间携手发展,中国互联网管理部门积极奔走,体现了“大国的担当和自信!”。“说这一年是中国的‘互联网外交元年’,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