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客:美育教育需要重视更需创造条件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新华网9月28日)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才是好学生。现在往往是学习好成为关键要素,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成为了配角。这种现象应该说已经持续多年,亟待改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美育工作的意见出台很有必要。
美育究竟从哪抓起?目光自然离不开校园。而且现在的思维惯性一提到加强什么,人们第一点就是想到的是让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改进美育教育自然也没有逃离这样的窠臼。然而我们却不得不说,如今的校园的确还不具备美育生长的土壤。
美育教育不受重视,既有对美育认知的偏差,更主要的是缺少美育培育的条件。我们很多家长其实在课外都在引导孩子的美育,比如学习舞蹈,学习音乐,学习美术,都属于美育的一部分。然而这种社会美育教育带有个体性。就整体而言,具体到学校来说,真正具备美育条件的学校并不多。或者说一所学校一旦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很可能就变成了特色学校,甚至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义务教育学校看条件增设舞蹈、喜剧课程,普通高中创造条件开设舞蹈、喜剧教学模块。这其实只是一种倡导,并不具有强制性。换而言之,这样的一个要求本身就反映了美育教育的尴尬现状。有条件的可以上,没条件的呢?是不是可以不上?这就如同前段时间所热炒的进校园活动,具体落实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是不是每所学校都开设了足球课程?恐怕难以做到。
美育教育很有必要,这一点众所周知。可真要美育进校园,却有相当的难度。首先师资就是一个问题。笔者的孩子所在的学校可以说是市内最好的小学,可音乐课最后因为没有老师改成了英语课。试想,如果连起码的师资都配不齐,美育从何谈起?另外一点美育教育并非主干课程,这些课程很可能作为选修课来看待,很难保证基本的学时。在这种情况下,缺乏了考试和评价的机制,美育开展又增加了难度。
体育进校园,美育进校园,国学进校园,种种进校园的活动都带着善意而来,可最后却往往都流于形式,最关键的问题是“进校园”之前没有让校园里先具备相应的条件。美育进校园同样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欣赏美的要求,可却难以找到美的引导者。或许这才是美育教育的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