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发短信守株待“兔” 电话短信诈骗花招看过来
◆假扮公安编案件骗钱
利用网络改号软件,冒充公安机关人员给你打电话,称侦破一宗电话诈骗或其他案件,你是该案的受害人,个人账户已被骗取或受到侵害,要求你尽快联系一名警官和一个手机号码,并按照警官的要求操作转移个人账户资金,以此骗钱。
◆冒充电信人员诈骗
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拨打你的电话,告诉你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所申领的电话已欠费。随后由一名自称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接听电话,称你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为确保不受损失,需将本人存款转移至一个“安全账户”,并且频频催促你赶紧通过电话或就近转账。
◆群发短信守株待“兔”
大批群发短信,称“我的银行卡消磁了,把钱直接汇到我同事的账户××××”,碰巧你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信息后,直接把钱汇到了犯罪分子的账号上。
◆假称提供免担保贷款
通过手机或报纸、网站发布信息,称能够提供免担保贷款。如果你与之联系,对方会称贷款必须先付保证金,并要求你办理一张银行卡,先打一笔“企业验资款”以证明还款能力。实际上,犯罪分子利用新办银行卡的初始密码就把钱转走了。
◆谎称你在超市透支消费
当你收到“已经在××超市透支消费××元”的信息后,用电话垂询时,几名同伙便分别扮演“银行”“警方”、“银联管理中心”人员,并“忠告”你把钱转移到“安全账户”。所谓“安全账户”就是犯罪分子事先用假身份证开设的诈骗账户。
◆回拨电话吸费
通过境外运营商注册一特殊的服务号码,如声讯电话号码,使用工具拨打事主电话接通后自动挂断。如事主回电话,电话将被直接接到特殊声讯号码上,强行吸收事主话费,一次少则数十元,多则几百元。
◆发送虚假中奖信息
告诉你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费用。
◆自称税务人员“退”税金
让你提供卡号,通过ATM机转账获取税款。王华 整理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