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摆翠竹节节高——崇义竹产业“染”绿经济
本报见习记者 魏 扬
竹林面积67.6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2.5%;2013年竹产业实现产值7.8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45%;成功申报2013年度省级竹类特色产业项目……近日,记者来到“中国竹子之乡”崇义,看根根翠竹,如何挑起绿色生态大旗、激活经济发展春水。
举力升级竹乡
在聂都乡河口村洞下组的一片竹园,罗得才正忙着给竹子松土,把清除出的杂草埋入竹蔸旁的土壤中。“有了合作社,种竹子更有劲,心里也更有底了。”他弓着背,侧头笑道。
去年3月,返乡创业青年甘业春与河口村塘坳、洞下两个村民小组的40家农户,成立老三队竹产业合作社,按照农户种植、合作社安排、公司收购的模式种植丛生竹。
“争取政策、技术、资金支持,让更多的人从规模化种植中受益。”甘业春算了这么一笔账:每亩种植50株,预计四年后盛产期每株产量100余公斤,每百亩产量可达500吨,按现时市场收购价折中每吨450元估算,每年将有22.5万元的收入。
受益的不光有竹农。通过传授粗加工技术、补贴设备资金、签订包销协议等方式,江西崇义华森竹业有限公司培育了50多家竹原料加工厂,保证充足的竹原料,同时促进竹资源的种植培育。
近年来,崇义县狠抓竹产业发展,着力提升竹林质量,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扶持毛竹资源的开发培育,鼓励林农建立毛竹专业合作社,推广毛竹种植实用技术,先后开展24万亩竹腔施肥,1.6万余亩猪—沼—竹新型竹林培育模式示范点建设。
目前,全县毛竹林面积已增至67.6万亩,预计到2015年,可投入生产的毛竹林面积将达70万亩以上。期间,将建设700亩毛竹平衡施肥示范林,完成8000亩以上辐射推广面积,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林农300人。
产研催熟竹业
日前,一种新型“原木”——以4年以上竹龄的优质毛竹为材料,经蒸煮、烘干、热压等工艺流程生产而成的重竹,在江西崇义华森竹业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和一般的竹地板相比,重竹地板具有高密度、强硬度、强抗腐、环保等优势。”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2012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崇义设点开展活性炭研究,一个占地数百亩的活性炭产业园规划建成,该县竹产业科学化、集约化发展迎来新契机。
江西泰昇炭业有限公司率先发力,与该研究所合作研发一系列竹木质活性炭用品,汽车坐垫、家居饰物、日用燃料等数百款产品,销往浙江、江苏等地。技术推广后,崇义竹质活性炭产品畅销全国,广泛用于化工、环保等领域。
“在能源利用方面,主要研究竹原料废弃物深加工,如制成产品、探索无污染炭化余热发电项目等。”该研究所研究员汪印表示,这些科研成果将提升竹产业的科技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扩大竹产业信贷规模,崇义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竹制品产业集群粗具雏形。目前,该县有111家毛竹加工企业,其中17家年产值达500万元,形成以竹胶板、竹地板、竹工艺品等为主导的6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华森王”牌竹胶板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
生态更绿竹海
苍苍竹林风,泠泠琴声邈。近日,记者来到阳岭国家森林公园,只见不少游客置身十万亩竹海,惬意观竹赏瀑。“空气清新、身心舒畅,不愧为天然大氧吧。”来自深圳的游客陈晓深有感触地说,“竹乐队的表演最让人印象深刻,声音太美妙了。”
这支由崇义县文广局副局长范和金组建的生态竹乐队,已成为该县竹文化展示的一个亮点。乐队用竹板琴、竹鼓、竹梆等新式竹乐器演奏的曲子,别有一番韵味。“依托乐器研制和表演,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范和金对此信心满满。
围绕打造生态旅游县,崇义积极发展竹林旅游,推出竹海观光游专线,建设竹林山舍田园度假区,开发竹筏漂流等娱乐项目。同时,结合造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精心打造“百里竹廊”、“城北大道”,提升竹乡生态环境。
在发展升级、绿色崛起的步伐中,崇义县坚持走生态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一二三产业相同步的发展道路,竹产业发展日趋红火。去年,该县竹产业实现产值7.8亿元,预计到2015年,竹业总产值将达12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