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六旬老人为7元钱寻友39年

13.11.2013  12:05
   中新网江西新闻11月12日电 (苏路程) “再见到你,并还上欠你的钱,是我39年的夙愿。”12日,江西一六旬老人李书真(音)紧紧握着阔别数十年未见的好友胡菊英,用略微沙哑的声音说道。

  现年62岁的李书真是江西南昌人,19岁时被分配到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九团,并与胡菊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1974年,李书真去赣州师范学校报名时,向胡菊英借了7元钱。学校毕业后,李书真便与胡菊英失去联系。

  “我一直惦记着何时能还她钱,也很想了解她现在的境况。”想起当年,李书真感慨万分。她告诉中新社记者,当年两人每月工资只有20元,对他们来说,7元钱不是小数目。

  回到南昌工作后,李书真四处打听胡菊英的消息,但均搜寻未果。11日,在江西本地媒体《南昌晚报》的帮助下,两位老人在时隔39年后首次通话,并约定12日一起吃饭,到彼此家串门做客。

  六旬老人李书真为还7元钱39年寻找好友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很多网友为李老的诚信而感动。记者了解发现,近年来,老人为还钱寻恩人的事迹经常见诸报端。

  据媒体此前报道,江西上饶72岁的宗关明,1961年向好兄弟王健民借了25元钱治病。时隔52年后的2013年10月2日,他赴江苏如皋向恩人王健民还钱,并再续兄弟情缘。

  另有媒体报道,湖南湘潭72岁老妇周平芬,1963年夏季,在途经江西宜春上高县时遇到困难,一位好心大叔借给她4元钱,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偿还。时隔50年,2013年8月8日,周平芬再次前往宜春“还债”,希望能找到曾经的恩人。

  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马雪松12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认为,老人多年后不忘寻恩人还钱反映了老人坚守诚信的道德品质,“还钱是一种小事,但折射了诚信至上的道德理念,激发了一种社会正能量,对社会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亦有专家指出,老人还债行为考验了人的极大忍耐力,反映出的是老人朴素的诚信品德。在社会普遍缺乏诚信的今天,老人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是诚信,启迪和感动了社会大众对诚信的再次思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