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养老考验身处异地子女 无奈之中有期待

07.02.2014  12:53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是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很多在外乡上班打工的人再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在《论语》中曾这么描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的要求。可是如今区域发展的分工让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向外乡流动,而家中逐渐老去的父母,也成了这些年轻人心头搁不下的担忧。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怎么办?

  福建漳州南靖县李晓冬的家里,今年过年一派忙碌——因为远在贵州打工的李晓东回来过年了。李晓冬说,自己在贵州已经有7个年头,由于路途遥远,并没有年年回家过年。而这次回来,爸妈问得最多的还是工作上的事情,但他怕老人担心,都是报喜不报忧。李晓冬在贵州的一家工厂做操作工,碰到工厂接单多的时候,经常从早忙到晚,很少打电话回家,年迈父母的身体问题也成了他最牵挂的事情。这次回来,晓冬希望带父母去医院做一个全面体检:

  李晓冬:他们也不经常去做一些体检,舍不得花钱,所以我们作为子女的也希望说能找个时间带他们去做一下身体检查,预防万一。

  家住福建漳州龙海市的沈金泉是一名80后,大学毕业,就离开家,来到海南三亚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上班,沈金泉说,因为自己在外忙,二老在家没人照顾,父母生病时,经常瞒着他,担心有病拖累儿子。而父母都是农村的,没什么养老金,去养老院的花费也很大,父母养老问题对他来说压力不小:

  沈金泉:说实在还是有一些负担的,因为毕竟现在大部分是工薪阶层,而且虽然现在生活提供了,工资待遇各方面也提高了,但是相对应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所以说压力还是会有的。

  有春节能回家的,也有春节没法回家和父母团聚的。在河北秦皇岛河涧里社区的居民活动中心,八十多岁的伍军老人,他正和几个老伙伴玩得开心。老人有三个儿子,全部学有所成,都在美国发展。这个春节,因为工作的原因,几个儿子都不能回来过年了,老人要一个人在秦皇岛过年,老人已经85岁了,虽然很不放心,但劝不动老人一起去美国居住,孩子们没有任何办法,老人的大儿子伍仲仁委托在秦皇岛的表侄龚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龚磊:毕竟岁数大了,有一天你说突发点疾病,其实挺担心的,我期待这帮儿女们多想一想老人,因为老人毕竟挺孤独的,老人有些时候也跟我们说过,他们其实挺孤独的,我期待政府做一个专业性的针对这些孤独自己生活的老人,做一个疗养院,把这些儿女照顾不过来的老人,让他们一起参加一些娱乐项目,打打牌啊,唱唱戏呀,拉拉二胡,这样快乐呀,我建议应该做这些。

  老人这样确实让人挺心疼的,是自己回乡?还是将父母接来身边?似乎各有各的难处。如何实现“老有所养”?不同群体对于父母养老有着怎样的期盼和担忧?

  福建人沈金泉也曾经考虑过,要不回家乡工作,要不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然而这两者似乎都行不通,一直纠结在心里:

  沈金泉:这一两年的话,公司有一个商业地产在开发,事情比较多,包括周末的话都没有时间休息,除了过年,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忙。现在也是非常矛盾,因为毕竟这么多年在那边,关系、基础都在那边,当然是想把父母接过去,但是毕竟父母在这边生活这么多年,突然过去那边不习惯,而且一些老朋友都在这边,过去会比较孤单,所以也一直在矛盾。

  而李晓冬也认为,虽然现在工资待遇提高了,但消费、医疗、出行等各方面的消费也跟着水涨船高,他希望国家对于农村养老问题能有更多的扶持:

  李晓冬:由于身处农村,只有简单的农村医疗保险,虽然爸妈看病有很大帮助,但是还是觉得说没有这个养老保险,对于农村我们来说还是蛮大的压力,希望国家对这方面还是说能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

  但是不少人已经在别的城市、乃至国家定居,当父母在自己的城市住不惯,怎么办?这个问题对于伍军几个在美国的儿子们来说,也很棘手。之前他们把老两口接到美国住了一段时间,但伍军老人不习惯美国的生活,坚持要回秦皇岛:

  伍军:回来我说了,不去了,我这个人是不习惯在那儿生活,当然那个地方交通也方便、环境也挺好,确实不错,但是我不习惯美国的生活,吃的、交流,语言也不太通。

  大儿子伍仲仁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伍仲仁:一个人在国内,我们确实挺牵挂的,年龄大了嘛,很多事情都会发生,我爸爸选择留在中国,因为他喜欢中国,他在国内更开心,他比在美国更开心,这一点我们都非常尊重他,只要他高高兴兴、快快活活的,比什么都好,另外他能在国内待下去就是因为在国内有很好的社会保障系统。

  对于养老,长期在美国居住的伍仲仁说,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在美国也是难题——而对他们来说最放心的,只有把老人接到身边,自己照顾。 (记者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