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体瘦未必就长寿
受访专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 潘丹峰
“几个月不见,你好像越来越清瘦了!”每当老年人听到自己变瘦了,有的人会暗自高兴,觉得瘦了好,会长寿,而有的人却会一脸的担忧,认为瘦了身体会变差,人也会更加衰老。
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体瘦到底好还是不好呢?营养专家认为,胖瘦有衡量的标准,我们提倡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既不要太胖,也不要过瘦,而且老年人如果突然变瘦,体重下降快,也不是一件好事。
老人太瘦,抵抗力差
不少广东人认为,体瘦的老年人相对长寿,其实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丹峰说,胖和瘦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来判断——体质指数(缩写BMI)。
BMI值,是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来计算。正常范围是18.5-24,比如身高为1.60米的成年女性,体重53公斤,体质指数=53/1.6*1.6=20.7,在正常范围内。体重指数低于18.5(约47公斤)则属于过瘦,超过24(约61公斤)属于超重,这个值超过28(约71公斤)属于肥胖。
过瘦,对健康也是不利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体重低于正常范围的人,死亡率比体重在正常范围的人高很多。潘丹峰解释说,一个人的体重是间接反映了他的能量贮备情况。如果一个人过瘦说明能量贮备物质较少,一旦机体遭遇较大打击,比如创伤、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时,自身的脂肪、肌肉蛋白会大幅度分解,当这些贮备物质不足时,身体会动用内脏蛋白,使内脏功能大受影响,所以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过瘦的老人对疾病打击的耐受性更差,恢复需要的时间可能较长。部分过瘦的人同时伴有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不足,这也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于外界感染的抵御能力下降的另一个原因。
BMI在正常范围的成人中,可能有两到三成的人脂肪比例是超标的。大量研究已证实,腰围超标者腹部脂肪量也高,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的风险随之增加。中国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就要注意减肚子了。
近期消瘦,警惕疾病
对于原本体重稳定的老年人,在没有营养摄入不足或增加体力消耗的情况下,体重突然下降或渐进性下降时,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查明原因,排除疾病因素的影响。
潘丹峰指出,当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或消耗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肿瘤等疾病时,都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如果体重下降伴有肌肉减少、无力,要留意是否患有“老年性肌肉衰减征”,这是一种因肌肉流失、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
由此可见,体瘦并不一定是好现象,过瘦的人除了要查找原因,对因治疗外,也要积极地进行营养治疗。首先要增加饮食中的热量和蛋白质供应,特别要保证充足的主食、动物性食物,比如鱼、肉、蛋、奶,还要适当吃一些豆制品、水果和蔬菜。必要时在营养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制剂。如果是患有“少肌症”,还需要补充更多的优质蛋白和进行适当的抗阻运动训练。(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