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公务员”考试往事:4点就进场 淘汰率达97%
下周日,2014年度国考笔试将举行。届时,全国152万考生将进行笔尖上的较量,争夺1.9万个饭碗,录取率仅1.3%。
原标题:《汪伪国民政府旧址史话》近日出版,披露国民政府考试院往事
民国“公务员”考试4点就进场
近3000人报考仅40人及格
你知道吗?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早在1931年就出现了。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汪伪国民政府旧址史话》于近日出版,书中介绍了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的由来,以及考试院曾举办过的轰动一时的第一届高等考试,也就是当时的公务员考试,全国近3000人报名,但最后仅录取100人,淘汰率高达97%。
[考点]
当年在哪考试?
由于经费紧张,“借”考场进行考试
整个考试院分为东西两条平行的轴线,因此有东西两个大门。东大门,即现在的市政协大门。西大门,即现在的市委市政府大门。
进去后,最惹人注目的是建于1933年的“明志楼”,也就是大门正对面的市政府大礼堂。据悉,当时明志楼就是公务员考试考场,楼中部原为两个考场,东西各有一个考场。
而在1931年,由于经费紧张没有专门的考场,民国的第一次“国考”在原中央大学、南京中学(今东南大学、宁海中学)进行。
与市委市政府大院一样,当年的考试院大门口也有警卫,不过警卫并非荷枪而立的士兵,而是身着古典服装、身佩宝剑的武士。
[考生]
当年谁能报考?
大学毕业,均可应考,近3000人报名
1931年7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举行了轰动一时的第一届高等考试,也就是首届公务员考试。
跟现在的国考一样,民国公务员考试也十分火爆。据书中记载,当年的这场考试共有近3000人报名。因为只有南京有考点,因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来赶考。比如,有从江西、湖南乘江轮赶来报名的,到岸后,住的地方还没定,就先去报名。平均下来,每天有四五百人报名,因为人多,原定7月5日报名结束,后来又延长了5日。
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考试院规定“大学毕业,均可应考”,即在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毕业的拿有毕业证书的大学生都能考。不过,当年的报考程序要比现在复杂得多,要经过报名、体检、资格审查等。
【1】 【2】 【3】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