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任制公务员如何才能成“鲶鱼”

05.05.2014  15:21

   每日一评

   要发挥聘任制公务员的积极作用,前提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务员考评和退出机制

  作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一项探索,全国多地试水公务员聘任制。近期,浙江首批5名聘任制公务员即将上岗,除了他们耀眼的学历和专业背景,30万元到60万元的年薪也十分惹眼。

  据介绍,聘任制公务员按合同聘任、依法履行职责,他们没有行政级别,但要在规定的行政编制内,工资福利由国家财政负担。从表面上看,似乎与人们常说的“临时工”差不多,只不过工资待遇要高得多。30万元起的年薪,相对于普通公务员甚至很多白领来说,已经不低了。很多人在问,聘任制公务员为什么这么“值钱”?这个钱花得值吗?

  很多地方推行聘任公务员的初衷,是拓宽政府部门的引才渠道,也就是引进那些按照现有招考模式招不到的人才。浙江义乌首次招聘的5人,基本上是博士、硕士学历,涉及智能交通调度、电子商务分析、规划编制等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和从业经验,可能真干不了,也无法通过系统内产生或常规考试来选拔。

  而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政府部门又亟须这样的人才。在传统的行政人员之外,政府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职能将大大加强,需要大量“懂行”的人加入,从事监管执法和公共服务。因此,借鉴企业做法实行公务员聘任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像公司招聘一样招公务员,为学有专长又有志于服务社会的人提供了就业通道,也有利于优化公务员结构,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这当然是好事。不仅如此,新鲜身份者的加入,也能对那些习惯于喝茶看报坐机关的公务员形成刺激,产生所谓“鲶鱼效应”。

  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在更早试点公务员聘任制的深圳,3200多名聘任制公务员3年多来无一人被解聘,打破公务员终身制的初衷并未体现,还被质疑是换了形式的“铁饭碗”。当然也可能这些人都非常称职、干得很好,但如果“有进无出”,对他们的考核管理仍和过去一样模糊,“鲶鱼效应”就无从显现。当初层层选拔、重金聘用的专业人才,似乎很快“泯然众人矣”。

  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因为当前公务员管理体制中,缺乏对专门人才廉能绩效的科学考核标准,因此无法对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又没有提拔、晋升的通道,仅靠“高薪”未必有持久的吸引力;况且,如果聘任制公务员薪水开得过高,也会给其他公务员造成不公平感,不仅做不成“鲶鱼”,搞不好还会形成“负激励”。

  因此,要发挥聘任制公务员的积极作用,前提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务员考评和退出机制。比如针对不同岗位要求,制订详细的考核指标体系和退出条件,打破过去“内部打分”的封闭粗放模式,引入被服务对象和社会机构评价等。这不仅有利于优化公务员队伍,也是权力伦理的必然要求,不仅针对聘任制公务员,也应推广到所有公职人员。只有这样,聘任制公务员的“高薪”,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也让纳税人觉得这钱“花得值”。(丁永勋)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