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品业界人士何必沉不住气?
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将香肠、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物”(1类致癌物),把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列为“较可能致癌物”(2A类致癌物)。该消息发布后,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中国肉类协会于10月28日对“肉制品致癌”加以反驳。(10月30日澎湃新闻网)
一直在看“养生节目”的中国老百姓,对于有关食品致癌风险的说法,可能早已无所谓了。而这次有着世界卫生组织来头的、出自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涉及肉类和加工肉制品的“研究报告”,却让中国肉类协会沉不住气了,迅速对此加以反驳。
按理说,对此反响最大的应该是消费者,而对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也应该由卫生部所属的相关科研机构来辨析或者反驳。但当“肉品业界人士”为此鸣不平时,总让人觉得一项对肉类和加工肉制品的研究,一下子变成了有关“生意经”的是非之争了。这到不是说二者“头称”上无法门当户对,而是在各自的职能上隔行如隔山。
想当年,“拒食鱼翅”这一公益倡导,也在业界和环保组织之间引发了很大的争论。2012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一个“鲨鱼可持续利用会议”上,“拒食鱼翅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的观点,让人为之一惊。而提出这个观点的是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如果把“鱼贩子”与“卖肉的”两相对照,虽然后者不及前者荒谬,但为了自身利益而迫不及待的姿态是极其相似的。
都说商人是精明的,但相关行业协会的做派,显然有失风度。在这一点上,就没有烟草行业的自信。人家敢于把“吸烟有害健康”印到烟盒上,照样不愁销路,肉类协会为何要对有关肉类的不利消息拍案而起?吸烟是被世界公认有害的,烟草业都不怕被断了生意;而肉类和加工肉制品对人体的危害,远远没有达到让人望而生畏的程度,连公众都知道,这还与食用量有关。那么,肉品业界人士何必沉不住气?
无论肉品业界人士的观点是对是错,但这种冲锋陷阵的姿态,却更让人觉得像是利欲熏心下的赤膊上阵。如果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能被肉品业界人士轻易推翻,那么,肉类协会的资质,至少要在国家药食检机构之上。正是这种不配头称的首当其冲,才让其中的利益冲动昭然若揭。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反而让人怀疑,肉类协会在对所属行业的管理上,是质量至上还是利益至上?
虽然不知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这项“研究成果”花了多少时间,但消息发布两天后,中国肉类协会对此的反驳,却露出了明显的软肋。相关专家把肉制品致癌风险比作雾霾,以此提出质问:“如果按照世卫组织的逻辑,是不是应该把空气也列为致癌物呢?是不是要建议大家少呼吸、不呼吸?显然,这是不可行的。”这算是在说肉制品不会致癌,还在强调肉制品像雾霾一样,也是不可避免的致癌物质?幸亏没有做空气生意的,否则治霾也会遭到反驳。
当然,笔者是十分理解和体谅肉品业界人士的心情的。因为,笔者也曾经商,如果谁说我经销的商品有问题,我也会急的。只是会不会如此公开“反驳”而已。